减缓与适应并重,主动适应气候变化,建设气候适应型社会
记者:我国一贯秉承减缓与适应并重的理念,把主动适应气候变化作为实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战略的重要内容。“减缓”与“适应”的具体内涵是什么?为什么要并重?
巢清尘:适应,是通过加强自然生态系统和经济社会系统的风险识别与管理,采取调整措施,充分利用有利因素、防范不利因素,以减轻气候变化产生的不利影响和潜在风险。减缓,是通过能源、工业等经济系统和自然生态系统较长时间的调整,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增加
碳汇,以稳定和降低大气温室气体浓度,减缓气候变化速率。减缓是根本性减轻气候变化的策略,但适应对解决眼前问题来说也必不可少。
首先,气候变化已经发生,如果不通过适应手段加以调整改变,就无法将其负面影响降到最低。比如,气候变化使得光热水都发生了变化,农业种植布局需随之调整。天气气候灾害发生多,就需要选配更好抵御灾害的品种。这些都是适应措施。
其次,减缓措施产生效果需要时间。温室气体可以存在几十年、几百年甚至更长时间,即使减排,但是过去和现在排放的温室气体还会继续影响气候系统要素的变化,其后果在很长时间里还会有所表现,比如海平面在未来几百年仍会上升。因此,对于已发生和即将发生的风险,必须要靠适应措施来减少不利影响。
黄刚:减缓和适应行动是应对气候变化的两个轮子,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当前的变暖趋势不可能被停止或逆转,但是能被减慢,让生物系统和人类社会有更多时间去适应。
进一步的气候变化不可避免有两个原因:首先,气候系统惯性大(主要由于海洋的响应比较缓慢),因而温度对已存在于大气中的温室气体浓度的增加只有部分响应。即使今天停止所有排放,在气候达到一个新平衡前,残余的变暖效应仍会在今后几十年内继续发生。其次,转变以化石燃料为基础的全球经济也要花时间,温室气体排放和随之而来的变暖仍不可避免。我们既要通过减缓行动,使变暖速度逐渐下降并最终停止,也要主动适应气候变化。
记者:《国家适应气候变化战略2035》提出,到2035年,“气候适应型社会基本建成”。什么是“气候适应型社会”?我们需要做好哪些准备?
黄刚:根据《城市适应气候变化行动方案》描述,气候适应型城市的建设目标是“城市应对内涝、干旱缺水、高温热浪、强风、冰冻灾害等问题的能力明显增强,城市适应气候变化能力全面提升”。同样,气候适应型社会就是在不断变化的气候条件下适应能力较强的社会。建设气候适应型社会,需要政府、企业、社区及公民的集体行动,涉及城市建设各个环节,同时还要充分考虑城市的重点行业和重点领域。
从世界各国经验来看,适应气候变化战略成功的关键包括:将政府作为适应气候变化治理的领导者;提高各区域各部门的高效协调沟通能力,同时还要保证一定的公众参与度;相关政策的制定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同时还需要持续地跟踪和评估;最后,政策的落实要因地制宜,建成具有地方特色的气候适应型社会。而IPCC也将一个完整的适应循环分为四个基本步骤:评估气候变化影响、脆弱性和风险,制定适应规划,采取适应措施,监测和评估适应情况。这里就包含了国家、政府、企业及公众等多方责任。
在气候变化背景下,极端天气频发,而目前我国气象监测预警系统、各部门协同工作机制还有待完善。作为科研人员,我们也应攻坚克难,加强科研与业务的合作交流,将科研成果实用化,更好地服务于气候风险评估政策制定当中。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tan pai fang . com
【版权声明】本网为公益类网站,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均已署名来源和作者,仅供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之用,如有侵权请权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将立即做删除处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