盖尔•奥德鲁德:碳中和目标下的公平视角 如何实现以碳中和为目标的公平复苏及跨文化沟通

文章来源:国际创意与可持续发展中碳交易网2022-05-31 08:02

  在实现碳中和过程中,我们必须直面公平问题。无论是国家内部的碳排放权分配实践还是国际减排协商,碳排放权的公平性问题始终是气候问题和可持续发展问题的核心。从不同维度考量碳中和范畴内的公平问题是当前要务。
 
  程序正义和效果分布
 
  首先是程序正义和效果分布,要在确保决策过程合理的前提下,对结果进行充分预设以实现既定目标。从制定决策到采取行动再到实施效果,我们应该将各环节纳入系统考量,推动前后步骤顺畅衔接,全流程践行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对于不同排放主体,要在相对公平的基础上合理配置排放配额,加速地区间碳排放权流动,达到最优化减排效果。
 
  广泛适应性和情景限定性
 
  构建碳中和实现路径时,公平原则的广泛适应性和情景限定性应该被兼顾。在持续推广碳中和公平普世标准的同时,应加强从文化语境推动政策落地。我们应制定契合文化背景的碳中和具体框架,充分发挥文化的促进作用,推动政策承诺转化为具体行动,最大程度保障不同排放主体的发展需求。
 
  代内公平和代际公平
 
  为推进碳中和、积极应对气候变化,需要在横向的代内公平和纵向的代际公平之间取得平衡。可持续发展倡导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碳中和目标促使我们重点关注代内之间碳减排和抵消机制,对各国碳排放权进行优化分配,提升能源利用效率,构建全球层面合作共赢的碳减排体系,而应对和适应气候变化要求我们更多着眼代际因素,将子孙后代福祉纳入决策过程。
 
  以人为中心和以生物为中心
 
  践行公平原则,要求我们加速从以人为中心的舆论环境转向以生物为中心、关注全球物种多样性的文化体系。当前大多数政策均以人类为中心而制定,但我们需要让生物多样性走向中心舞台,守护我们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我们亟需切换到以生物为中心的思维模式,充分尊重其他物种的生存权利,避免以人类为中心的偏狭。
 
  社会共识和道德约束
 
  由于文化背景、历史习俗、价值观念的差异性,不同群体对于公平的定义不尽相同。有些文化群体的成员已经对公平的必要性达成共识,将其视作群体差异下共同的社会规范;而其他文化群体可能认为公平是一种价值取向,是基于道德准则和内在价值观的处世哲学。这些差异性因素注定不同社会群体的碳减排路径不会千篇一律。
 
  理论背景定义公平概念
 
  对于公平这一概念的理解,很大程度上由我们的理论背景、知识水平和思维方式所决定。实用主义者、契约主义者、社群主义者、儒学者会从不同角度理解公平的含义。近几十年,新自由主义渐成主流,尽管世界各地存在差异性,但是经济日趋市场化、注重个人利益仍然盛行。然而当前新自由主义未能有效帮助我们应对气候变化及其带来的挑战。
 
  污染者付费原则
 
  在经济层面推动构建公平合理的碳中和目标,灵活遵循污染者付费原则至关重要。我们要从实践出发平衡支付意愿和能力,尤其要兼顾贫困群体的支付意愿。尽管在环保运动中,污染者付费原则并不鲜见,然而众多由中产阶级发起的环保运动缺乏现实根基,难以引起广泛回应和支持。我们要确保在践行污染者付费原则基础上,将支付能力的差异性放在经济规划和政策制定的中心,确保全球能从疫情中真正公平地复苏。
 
  基于历史角度的碳排放规则
 
  在碳排放份额分配以及碳交易政策制定方面,我们经历过有争议的阶段:过分依赖排放主体的历史排放规模进行决策,历史排放规模高的主体,相对而言被给予更高的碳排放额度。然而,将视野局限于历史公平的结果便是让当代人承担不相匹配的责任。任何采用单一规则做出的碳排放分配额度都可能导致分配标准的高低不一,最终造成客观结果上的分配不公。
 
  环境效应贴现率
 
  气候变化长期而缓慢,减排的收益更多发生在遥远的将来,而即期就要付出相关的成本,这就涉及环境贴现率和代际公平这两个跨期问题。我们在制定政策、进行评估时通常假设当前消费比未来消费更重要,社会时间偏好理论致使行动效果被削减,某种程度上导致当前许多工作因循守旧。我们应该站在可持续发展的高度纵观整个社会的效益确定合理的环境贴现率,以达到碳减排的最优效果。
 
  循环经济作用机制
 
  人们对于循环经济的理解在过去20年间内不断更新,最初循环经济概念旨在降低环境污染,而如今至少在欧洲已经成为维持经济增长的一种发展模式。在循环经济背景下,我们应关注社会层面和个人层面如何促进资源节约,关注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当成本等因素发生改变会促使消费行为发生迁移,最终可能导致循环经济的结果偏离预期,我们要灵活施加干预,避免对全球气候和碳中和进程造成不利影响。 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tan pai fang . com

盖尔•奥德鲁德(Geir Orderud)  
 
奥斯陆城市大学、挪威城市和地区研究学院(NIBR)高级研究员

【版权声明】本网为公益类网站,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均已署名来源和作者,仅供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之用,如有侵权请权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将立即做删除处理(QQ:51999076)。

省区市分站:(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各省会城市碳交易所,碳市场,碳平台)

华北【北京、天津、河北石家庄保定、山西太原、内蒙】东北【黑龙江哈尔滨、吉林长春、辽宁沈阳】 华中【湖北武汉、湖南长沙、河南郑州】
华东【上海、山东济南、江苏南京、安徽合肥、江西南昌、浙江温州、福建厦门】 华南【广东广州深圳、广西南宁、海南海口】【香港,澳门,台湾】
西北【陕西西安、甘肃兰州、宁夏银川、新疆乌鲁木齐、青海西宁】西南【重庆、四川成都、贵州贵阳、云南昆明、西藏拉萨】
关于我们|商务洽谈|广告服务|免责声明 |隐私权政策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网站地图
批准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信息部 国家工商管理总局  指导单位:发改委 生态环境部 国家能源局 各地环境能源交易所
电话:13001194286
Copyright@2014 tanpaifang.com 碳排放交易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国家工信部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6041442号-7
中国碳交易QQ群: 6群碳交易—中国碳市场  5群中国碳排放交易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