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活动所产生的
碳排放对气候变化产生了重要影响。因此,如何减少
碳排放,进而缓解气候变化带来的冲击是紧迫而现实的问题。降低碳排放是涉及到多方面因素的系统性问题,如技术、消费、观念等,但作为经济体系的血液,金融也是
碳减排过程中不可缺失的一环。丝路基金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人民银行国际司前司长朱隽编著的《金融支持碳达峰、
碳中和》对金融在低碳转型中的作用进行了深入探讨,该书内容丰富、深入浅出,对于认识金融支持碳达峰、
碳中和颇有助益。
气候变化的影响非常广泛,而且结果往往是系统性的。从学术研究来看,气候对经济社会所带来的风险可以分为物理风险和转型风险。物理风险是指气候变化直接对实体经济产生的负面影响,如干旱、洪水、飓风、全球气温升高等对经济社会带来的直接影响。转型风险是指
绿色转型政策加速、技术进步等人为因素引发高碳资产损失。但转型风险对
清洁能源行业是利好,将提升可再生能源行业的整体价值,综合来看,转型风险的影响不完全是负面的。
尽管准确估计物理风险和转型风险的影响较为困难,但经济学界已经对此开展了较多探索。目前,已有不少研究将气候变化纳入了现有的经济模型之中,从而研究气候变化的影响及应该采取的应对之策。
气候变化的一个主要诱因就是碳排放,因此如何减少碳排放,使经济向绿色转型就是一个重要抓手。充分发挥激励机制的作用,市场主体在约束条件下作出最优选择是个不错的方向,碳定价就是这个方向中的重要举措。
碳排放具有较大的负外部性,如果排放企业不能将成本内部化,市场就会失灵,导致碳排放过多。因此,在限制碳排放过程中,要对排放定价,碳定价能够向市场主体发出
价格信号,以
价格机制引导市场主体自发行动,在减排与付费之间进行权衡,从而充分发挥“看不见的手”的作用。书中对碳定价机制进行了深入探讨,并介绍了相关国际经验,颇具启发性。
碳定价政策具有以下几点优势:一是低成本、高效益地对碳排放进行长效调节;二是充分调动排放主体积极性、减排方式更加灵活多样;三是有助于抑制提高能效可能导致的碳消费反弹;四是引导社会资金投向低碳技术创新与清洁能源投资;五是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
低碳转型是一个系统性问题,涉及到很多方面,但金融在其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已经成为共识。目前,政策部门、学术界从不同的角度出发,提出了气候金融、转型金融、可持续金融、ESG(环境、社会和治理)投资、绿色金融等概念,作者在书中认为,绿色金融可作为统领金融支持绿色低碳转型的核心概念,并提出了绿色金融发展的相关原则。
气候金融也称为气候融资,UNFCCC常设委员会将气候融资定义为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帮助其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适应全球气候变化影响,增强人类和生态系统应对气候危机负面影响的能力;后来又将其定义为来自公共、私人和其他来源的地方、国家或跨国资金,目的是支持应对气候变化减缓和适应行动。
转型金融是近年才发展出来的概念,指为低碳转型活动提供资金支持的金融活动,旨在满足碳密集型行业绿色转型资金的需求,其内涵和外延尚处于初步发展阶段。目前,大部分机构或国家主要是对转型活动进行定义划分,从而间接定义转型金融,但在转型活动划分上仍存在显著分歧。
可持续金融是指与可持续发展概念相关的金融活动。G20可持续金融研究小组将可持续金融定义为,对可持续发展目标框架提供直接和间接支持的金融服务及相关机制和市场安排,其最终目标是推动实现强劲、可持续、均衡和包容性增长。
ESG投资是指将环境、社会和治理因素作为投资和资产配置的依据。ESG投资尤其重视所投企业和项目的环境气候表现,并关注社会责任和治理情况。
绿色金融没有统一公认的定义,国际开发性金融俱乐部将绿色金融定义为对一切与环境相关的产品、绿色产业和具有可持续发展前景的项目进行的投融资,以及倡导经济金融可持续发展的金融政策。中国人民银行等七部委2016年发布《关于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意见》,将绿色金融定义为支持环境改善、应对气候变化和资源节约高效利用的经济活动,即对环保、节能、清洁能源、绿色交通、
绿色建筑等领域的项目投融资、项目运营、风险管理等所提供的金融服务。
书中认为绿色金融有三大基础,分别为绿色金融标准、气候信息披露和气候压力测试。
绿色分类标准明确了绿色经济活动的边界和范畴,是绿色金融市场发展的基础。绿色分类标准是政府部门、市场主体对绿色经济活动或投资项目界定范围的共识,有利于有效传导政策,促进金融机构识别绿色投资机遇、管理气候环境风险,还有助于规范市场主体绿色投融资行为,提高市场透明度。
企业和金融机构全面、一致地披露气候变化对其业务与风险敞口的影响,以及自身减排措施等信息,是市场主体识别绿色投资机遇、管理气候变化相关风险的必要条件,有利于引导市场在信息充分的基础上向绿色低碳领域有效配置资源。
气候风险是金融风险的重要来源之一,已成为各界共识,各方均认同需及早采取应对措施。但受制于气候变化风险持续时间较长、历史数据参考价值有限、数据缺乏可比性等因素,现行的金融风险管理框架无法较好地评估气候变化风险,需借助压力测试。
本书指出,各方普遍认识到,金融可以对绿色转型发挥积极作用。一方面,通过恰当金融工具和金融政策,可以更有效地将资源配置到绿色产业,支持应对气候变化;另一方面,设计得当的金融产品有助于管理气候相关金融风险,可以更好地助力绿色产业健康发展。
【版权声明】本网为公益类网站,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均已署名来源和作者,仅供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之用,如有侵权请权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将立即做删除处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