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现在面临着很大的危机,资源紧缺,温室效应、人口增长等都给我们带来了沉重的伤害,其中温室效应问题最为显著。
冰川融化
你们知道温室效应会造成哪些问题吗?气温升高,冰川融化,严重破坏生物多样性,不管是哪一种都可能导致地球二氧化碳升高。
地球上的温室效应现状如何?为何在温室效应下地球反而会降温?
二氧化碳的含量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还有什么办法可以应对温室效应?
接下来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地球可能将要出现的“大降温”现象,据研究发现,南大洋正在吸碳,它的年吸碳量约比释放的多5.3亿吨。
全球变暖问题日益严重
温室效应逐渐显著
进入21世纪以来,人类对地球气候变化的问题越来越重视,为了缓解温室效应带来的影响,人类采取了很多方式。
植树造林、开发
新能源、减少
碳排放、减少或有效利用各种垃圾等等,但是这些举动似乎并没有让气温降低,也没有办法避免其带来的影响。
新能源风能
冰川融化危机
比如冰川丝毫没有因为这些举措而停止融化,2021年《冰冻圈》上发表的一篇
论文表示,自1994年以来,全球冰川已经融化了超过28万亿吨,平均每年融化的都有2670亿吨。
据研究,南北两极的冰串融化导致地球重量分配发生变化,地轴方向也发生了变化。
虽然现在这样的变化只会让地球每天自转的时间多上几秒,并没有对人类生活造成多大影响,但是长此以往,一天的时间就会越来越长。
冰川融化会让原本就稀少的淡水资源减少,海平面也会随之升高,全球极端天气更加显著,一些原本藏在冰川中的远古病毒更会趁机跑出来祸害地球。
远古病毒外观
科学家对现有的一些病毒追踪研究,发现一系列的流行性感冒和小儿麻痹症等疫症病毒可能就藏在冰川中。
此前有一种被称为TOWV的植物病毒,就在格陵兰岛的4块年龄从500-14万年的冰块种提取出来。
但是随着近年来的研究发现,科学家认为目前造成温室效应的主因其实不再是人类,太阳活动和地球本身对温室效应的影响更大。
地球的自然温室效应和增强的温室效应示意图
海水可以吸收二氧化碳
在一定程度上,不管人类对环境做出多大的弥补,远比不上地球自身的自愈能力。
在地球上,大家都知道树木可以吸收二氧化碳并将其转化为氧气,而分布广泛的海洋自然也不甘示弱。
海洋能够吸收二氧化碳
南大洋在持续吸收二氧化碳
海洋会吸收很多来自太阳的热量,同时它也具备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
在NASA、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和NOAA支持下进行的一项研究表明,南大洋(南极洲周围的连续咸水体)每年从大气中吸收的二氧化碳总量大约比人类释放的二氧化碳总量要多5.3亿吨。
2009年-2018年,近十年的观测数据中显示,更多的二氧化碳在夏季被南大洋吸收,而且全世界海洋中40%的二氧化碳最初都来自南大洋。
这也使得南大洋成为地球上最重要,并且是天然的
碳汇之一。
南极海域示意图
这些被大量吸收的二氧化碳在很大程度上可以作为抵御一些人为温室气体排放的重要屏障。
海洋如何吸收二氧化碳?
海洋就像一块吸收二氧化碳的海绵,当人类将二氧化碳排入大气时,深海的冷水会通过上升流来到海面。
这些冰冷的海水就会将二氧化碳进行吸收,可以通过海水直接溶解二氧化碳,也可以通过海面上的浮游生物进行光合作用,然后再使海水下沉。
海洋处理二氧化碳的示意图
地球大降温不现实
有人可能想到,地球上有大约71%的面积都是海洋,那是不是就意味着海洋能够和植物一块儿来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
植物吸收二氧化碳示意图
而且现在冰川融化,导致海水增加,那海洋吸收的二氧化碳岂不是会更多?
如此一来,造成温室效应的二氧化碳浓度降低,气温也就可以随之下降。
但其实相比现在地球上排放的二氧化碳,海洋的作用可能并不会十分突出,因为增加的海水还会吸收更多的热量,随后就会加大海洋的蒸发。
四大洋的轮廓与面积
而且海洋一味地吸收二氧化碳并不是一件好事,因为大量的二氧化碳会导致海水酸度增加。
随后就会导致大量的海洋生物无法适应,最终死亡,这些尸体同样也会释放是大量的二氧化碳。
地球二氧化碳的变化
实际上,地球上的二氧化碳会因为季节性循环,其含量每年都会出现上下波动的现象。
基林曲线
比如我们观察这张图片中的基林曲线,就会发现二氧化碳会在某些时间内出现下降,但是就其长期的趋势表明,二氧化碳的含量仍旧处于持续上升的阶段。
虽然相比早期工业革命时期,人类已经对化石燃料的使用有了一定的限制,并且对排放出的气体也进行了相关处理。
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及国内生产总值的增加,二氧化碳的排放根本没有办法减少。
人类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也在逐年增高
而且冰川融化之后,还会释放出比二氧化碳更可怕的温室气体,甲烷。
1吨甲烷的二氧化碳当量就有25吨,它造成的温室效应可要比二氧化碳多上28-36倍。
甲烷大爆发
所以南大洋吸收的二氧化碳并不足以让地球出现“大降温”。
“小冰河”时期的到来
但是作为给地球提供热量的太阳,却有可能导致地球出现“小冰河”时期。
根据研究表明,到2060年,太阳可能会进入休眠阶段,在一段时间内黑子活动进入低谷期,导致地面的光和热量降低。
黑子既是活动区的核心,也是活动区最明显的标志
这样的太阳活动似乎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几乎每隔300-400年就会出现一次,而最近一次就发生在明朝末年。
如果按照这个规律,那么估算一下时间,到20世纪中期,确实有可能进入“小冰河”时期。
小冰河时期的地球
但是也有科学家认为,现在还没有足够的证据来说明太阳活动和“小冰河”时期之间的必然关系。
而且根据NASA的观测,太阳黑子活动并没有出现消失的情况,反而有出现的趋势。
我们仍应对温室效应做出行动
虽然现在有研究表明,人类活动导致的温室效应并非主要原因。
但是我们无法否认,早期的工业革命无疑将地球提前变暖,并且导致其速度加快。
十八世纪后半期工业革命爆发之后,大气中碳浓度增加
所以我们仍然要为应对温室效应做出行动,或许这些举措的作用不大,但总归比我们坐视不理要更好。
植物是吸收二氧化碳的一大法宝,大约在1万年前,地球上拥有62亿公顷的森林,占据了将近一半的陆地,然而现在却是剩下20多亿公顷。
亚马逊雨林面积变化
原本能够大量吸收二氧化碳并转化为氧气的植物减少,不仅造成大量的动物失去栖息之所,还间接加快了气温升高。
所以我们应该加快对地球植被的恢复,扩大植树造林的面积。
另外对于化石燃料的使用,在经济发展的进程中,这似乎是难以避免的一个难题。
尽管现在我们已经开发并利用了一些污染少的
绿色新能源,但是这些能源在短期内还是无法代替石油之类的化石燃料。
化石燃料排放物
为了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我们还是应该致力于对绿色新能源的开发,并为其发挥出更大的作用加快科技进步。
人类已经在地球上生活了几百万年,而那些生物更是在地球的变化下,换了一波又一波。
面对现在的全球变暖,人类还有挽救的机会
人类文明发展至今来之不易,为了让文明延续,即便是绵薄之力,我们也应该保护地球。
【版权声明】本网为公益类网站,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均已署名来源和作者,仅供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之用,如有侵权请权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将立即做删除处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