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国生态系统碳汇监管主要面临哪些挑战?

文章来源:中国环境碳交易网2022-05-04 15:26

一是碳达峰、碳中和统计核算的挑战。与二氧化碳排放量、CCUS二氧化碳吸收量等相比,当前生态系统碳汇评估核算既存在类型上的不统一,也存在与二氧化碳排放量统计核算时空尺度上的不匹配。究其原因,主要在三个方面不统一。数据不统一,调查数据、观测数据、遥感影像等主要数据源的精确度、分辨率、代表性、更新频率等存在明显差异。方法不统一,样地清查、模型模拟、遥感估算等常用方法在适用范围、评估核算结果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别。时段不统一,受数据更新时间、更新频率等影响,不同类型生态系统碳汇的评估核算时段明显不一致,使得陆地生态系统碳汇总量的评估核算严重滞后于二氧化碳排放量的统计核算。
 
二是生态系统碳汇能力巩固提升的挑战。生态保护修复是巩固提升碳汇能力直接有效的方法。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研究显示,2000年—2010年,我国天然林保护、退牧还草、三北防护林四期、京津冀风沙源治理、退耕还林、长珠防护林二期6个重大生态工程区内生态系统碳储量增加了1.48 PgC,年均碳汇强度为127.8 TgCyr-1。
 
从工程设计及实施看,当前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在固碳方面仍然存在不足。例如,部分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尚未充分体现适地适树原则,导致育苗质量差、造林树种单一、病虫害严重。后期管护经费不足,基层职能萎缩,农民管护的积极性不高,荒山被垦、蚕食林地、偷盗林木、过度放牧等现象时有发生。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启动后,对三北工程建设和成效造成冲击。
 
三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的挑战。与其他功能相比,生态系统碳汇功能更易受人类活动的影响,出现碳储量减少、碳汇能力下降。例如2000年—2010年,珠三角地区城市扩张导致碳储量减少201万吨碳。2000年—2015年,长三角地区建设用地扩张造成碳储量减少319万吨碳。
 
与其他功能相比,生态系统碳汇功能对生态环境保护的导向作用相对薄弱。生态功能区划、主体功能区规划、生态保护红线划定等主要依据水源涵养、水土保持、防风固沙、生物多样性维护等生态功能,生态系统碳汇功能尚未被纳入生态环境分区依据。受技术方法、数据来源等因素影响,尚未对生态保护修复碳汇成效进行系统监管和科学评估。不同空间尺度的生态系统碳汇高值区域、退化区域尚不明晰,不利于生态保护修复工程的合理布局及其对碳汇能力的巩固提升。
【版权声明】本网为公益类网站,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均已署名来源和作者,仅供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之用,如有侵权请权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将立即做删除处理(QQ:51999076)。

省区市分站:(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各省会城市碳交易所,碳市场,碳平台)

华北【北京、天津、河北石家庄保定、山西太原、内蒙】东北【黑龙江哈尔滨、吉林长春、辽宁沈阳】 华中【湖北武汉、湖南长沙、河南郑州】
华东【上海、山东济南、江苏南京、安徽合肥、江西南昌、浙江温州、福建厦门】 华南【广东广州深圳、广西南宁、海南海口】【香港,澳门,台湾】
西北【陕西西安、甘肃兰州、宁夏银川、新疆乌鲁木齐、青海西宁】西南【重庆、四川成都、贵州贵阳、云南昆明、西藏拉萨】
关于我们|商务洽谈|广告服务|免责声明 |隐私权政策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网站地图
批准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信息部 国家工商管理总局  指导单位:发改委 生态环境部 国家能源局 各地环境能源交易所
电话:13001194286
Copyright@2014 tanpaifang.com 碳排放交易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国家工信部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6041442号-7
中国碳交易QQ群: 6群碳交易—中国碳市场  5群中国碳排放交易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