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4月14日电 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气象部门以“发挥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作用”为新时代气象事业发展战略重点,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以优异的服务向党和人民交出气象答卷。
信念愈坚
我国地处东亚季风区,受地理位置、地形地貌和气候特征等因素影响,气象灾害种类之多、分布地域之广、发生频率之高、造成损失之重,超过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和地区。
发挥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作用,是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具体体现,也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保障。各级气象部门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立足防大汛、抗大洪、抢大险,恪尽职守、守正创新,进一步强化监测预报预警,为各级党委、政府防汛救灾和人民群众避险避灾提供有力支撑。
面对2020年我国遭遇的严峻汛情,各级气象部门提早研判、准确预报,全方位联动服务守护生命安全。在贵州,及时叫应保证江口县特大暴雨零死亡;在广西,精细化预警为5万余名苗族同胞转移抢得先机;在浙江,“网格+气象”机制从泥石流下抢回大峦口村全部村民……
这是防汛战场上的一个个捷报,也是气象部门筑牢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的生动写照。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已根植人心,气象工作者力争把防灾减灾的楔子嵌入生活的每个角落,筑牢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信念愈坚。
举措愈全
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我国极端天气气候事件明显增多、强度明显增强。发挥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作用,在气候变化背景下具有特殊战略意义。
2021年汛期最突出的特征是“极端”。从暴雨突袭东北造成松辽流域出现超历史洪水,到台风“烟花”龟速盘桓酿成风暴潮洪“四碰头”,再到40天内河南连续遭遇3轮强降雨,7月的日降水量、小时雨强、过程强度均突破历史极值……
在次次极端天气过程中,以气象预警为先导的综合防灾减灾机制高效运转,汇聚起磅礴力量,为综合防灾减灾救灾抢出时间、抢出速度。
当极端性强降雨频发、内涝威胁城市运转,自上而下紧跟天气形势的汛期气象服务再部署迅速展开,针对大风(强对流)天气监测预报预警、城市气象保障服务的专项能力提升工作稳扎稳打。
面对极端天气带来的“未知数”,气象科技成果“大显身手”:风云气象卫星从万米高空实时监测雨情;高质量多源观测数据支撑掌握天气趋势;我国自主研发的全球、区域和中尺度数值预报模式滚动提供精细化预报指导产品;三维可视化产品精确勾勒台风结构与运动轨迹……同时,各地科技创新产品有力支撑防灾减灾:河南利用高分遥感数据开展受灾面积监测;安徽、重庆等地将气象灾害综合风险普查成果转化为汛期气象服务成效;内蒙古布局直播卫星应急广播体系,推动气象预报预警信息实现“村村响”。
聚焦防灾减灾工作重点难点,举部门之力积极探索,是气象部门破题的关键。
北京以政府为主导的“六个三”首都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创新实践、上海大城市气象灾害早期预警和应急联动机制、江苏强对流灾害性天气监测预警服务示范体系建设、湖南面向基层的预警信息靶向发布和应急联动机制……诸多积极探索和实践,经受住了2021年严峻复杂的汛情检验,产生了显著的防灾减灾效益,获得了各级党委、政府的认可。
防线愈牢
灾害防范绸缪于未雨之时。如今,我国更加注重气象灾害风险防范,促进传统灾害性天气预报逐步向基于影响的气象风险预警延伸,气象灾害管理工作的重点由以应急防御、灾后救助和恢复为主,向灾前风险防范转变。
聚焦风险源头管控,气象部门牢固树立灾害风险管理理念,坚持系统观念,努力实现从减少灾害损失向减轻灾害风险转变,举部门之力深入开展气象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工作。
2020年,气象部门集中研发的基于“云+端”架构的气象灾害综合风险普查信息收集系统上线运行,实现与国务院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普查系统的对接,形成全国各地气象部门共用一个规范、一套数据、一个
平台的工作格局。目前,气象行业基本完成普查任务,形成一批可复制、可借鉴、可推广的好经验、好做法。中国气象局被列入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工作“典型经验做法”名单。
在复杂交织的灾害链条中,气象因子往往处于最前端,扮演着“导火索”角色,自然灾害的防、抗、救均与气象条件密切相关。
为筑牢安全发展基础,气象部门加快增强多灾种和灾害链综合风险防控能力,进一步推进无缝隙、智能化的多灾种预报预测业务,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术,发展以数值模式为基础、以资料同化应用技术和数值预报解释应用技术为支撑的客观化精准化气象灾害预报。同时,气象部门以全国气象灾害综合风险普查为基础、区划为支撑,全面评估我国气象灾害风险、承灾体脆弱性和综合减灾能力,开展区域多灾种并发群发、灾害链特征分析,形成全国气象灾害防治区划和建议措施。
面向基层,气象防灾减灾标准化建设在全国范围内已实现所有县(区)覆盖,全国乡镇自动气象站也实现全覆盖,60.6万名气象信息员奔走在乡村一线,持续开展全国综合防灾减灾示范社区的实地检查和评定工作……基层气象防灾减灾标准化建设成效初显,应急减灾能力稳步增强。
【版权声明】本网为公益类网站,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均已署名来源和作者,仅供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之用,如有侵权请权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将立即做删除处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