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全球变暖问题日益受到重视,气候变化问题逐渐演变为政治问题。
1992年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是全球第一个为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和应对全球气候变暖对人类经济和社会带来不利影响的国际公约。中国作为首批缔约的十个国家之一,对全球环境问题有着深刻的认识,并积极承担自己的责任,是全球气候合作的积极参与者。
如何可以持续的控制
碳排放,如果排的少还能赚钱,用经济手段来治理环境是不是一条一劳永逸的路径?在这一点上中外科技巨头给了全社会低碳转型起到引领、牵头、示范作用。
谷歌通过购买高质量的碳抵消品,消除了谷歌全部的碳排放(包括在2007年实现
碳中和之前的所有运营排放)。这意味着谷歌整个生命周期的碳排放现在是零。这也意味着2007年就实现了
碳中和。
2021年1月12日腾讯宣布启动碳中和规划,积极响应中国碳中和目标,成为首批启动碳中和规划的互联网企业之一。随着中国宣布碳达峰及碳中和目标,腾讯也加快推进碳中和规划。大步推进科技在产业
节能减排方面的应用。
在仓储上,京东物流运营技术加持下,高度智能化的物流仓库减少了人工作业,很多智能设备可以实现“黑灯作业”,大大降低电能的消耗。
中国很早就参与了国际上的
CDM项目,将减排指标卖给发达国家,大约2013年前后,随着国际
碳价的低迷和欧盟交易限制的升级,中国逐步淡出
CDM市场,并着手推进自己的
碳交易市场。2021年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正式启动,7月16日,万众瞩目的全国碳排放权交易正式开市。当日,碳排放配额全国市场(CEA,ChineseEmissionAllowances)挂牌交易成交量410.4万吨,成交额2.1亿元,收盘价51.23元/吨,较开盘价上涨6.73%。首批参与交易的发电行业排放单位2162家,这些企业碳排放量超过40亿吨。
这也意味着:中国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将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碳市场。并且在实现“3060”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道路上,我国的碳交易体系正逐步走向成熟,碳排放权在未来也将拥有更将重要的价值。
本着“谁污染谁负责”的原则,排放主体需要对其行为承担后果并付出相应的成本,碳交易顺势而生。政府会分配给企业一定的碳排放配额,代表企业每年能够无偿排放的二氧化碳上限,1单位的配额代表1吨二氧化碳排放量(tCO2e)。如果实际排放量超过规定的额度,就需要在市场上购买来补齐缺口,而排放低于配额的企业可以将过剩的额度拿到市场上卖掉换钱。
中泰坤腾是国际绿证交易所交易会员,为
履约行业企业提供碳资产
履约服务,确保履约企业履约期能够按时按点完成履约责任。公司通过为企业提供资金配额及中国核证减排量
CCER组合运营管理以及国际绿证多通道方式,为企业提供可选择的结构性收益组成的金融理财产品。
最典型的就是特斯拉。2020年全年总营收315.36亿美元,交付了49.96万辆车,净利润才7.21亿美元。对比之下,出售碳排放积分获益的15.8亿美元。这也再次刷新了人们的认知,原来“卖碳”真的可以赚钱。真可谓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所以有了碳交易市场,这些减排量就是相关企业利润的一部分。以风电为例,官方认定其在发电过程中为零碳排放,所以上网电量对应的基准排放量就是项目的全部减排量。安信证券曾经做过测算,风电项目度电
碳减排量约为857.5克/千瓦时。A股上市公司节能风电去年的风力发电量为68.2亿千瓦时,以857.5克/千瓦时的平均度电
碳减排量进行计算,公司2020年的碳减排量为584.8万吨。如果保守估计CCER碳价为30元,那么去年节能风电理论上可从碳市场中赚到1.75亿元,相较于公司6.65亿元的净利润也是一笔不菲的收入。
“3060”双碳目标推动下,我国能源结构、经济结构也将随之发展重大的变革。而
碳金融、碳市场正在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空间。6000亿市场,如何分一杯羹,你我都是同样的起点。
【版权声明】本网为公益类网站,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均已署名来源和作者,仅供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之用,如有侵权请权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将立即做删除处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