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烤烟是重庆彭水润溪乡白果坪村选准的产业。用秸秆木屑代替煤,一棚烤烟的二氧化
碳排放减了多少?杨丰铭着实算不过来,也无需盘算。
作为重庆市生态环境局派驻白果坪村的第一书记,他要算的是如何实现“点碳成金”,“无中生有”为当地村民额外增加一笔收入。
他正在努力实现一个目标:将烤烟技改后的3万多吨碳减量变成90万元“真金白银”。
2021年夏天,杨丰铭刚进村赴任就挨家挨户走访,“摸底”当地产业让自己心中有数。
彭水县是烟叶种植大县。普通烤烟房用煤作燃料,不但产生大量二氧化碳和粉尘,而且能耗大、成本高。
当地烟草公司也发现这一弊端,几年前就开始改造农户的烤烟房。技改后烤烟不再用煤炭,而是用秸秆、稻壳、木屑等农林废弃物制成的生物质燃料。
“这是清洁燃料,热效率高、燃烧不污染环境。”杨丰铭说,相比燃煤烤烟,每年将减少一定的碳排量。
要是能“无中生有”,开发出其中蕴藏的“碳汇价值”,可为村里的产业发展助一臂之力。
一番调研之后,杨丰铭特地邀请第三方咨询公司和相关技术
专家到白果坪村蹲点,对减排量进行科学测算。
经粗略测算,彭水烤烟项目共计改造1208台生物质燃烧机烤房,涉及的烤烟种植面积多达2.4万亩、烟叶产量多达5.5万担,预计每年减排二氧化碳1万余吨,减碳率高达83.6%。若经碳汇交易,每年将产生经济价值30余万元。
“‘预计’和‘实际’总有差别,不可能完全精确。”杨丰铭心里还是没底。毕竟,这要重庆市生态环境局出面邀请相关专家进行评审,并邀请中国船级社进行减碳量核准才能颁发相关证书。
减碳量中的“数字”经济
碳排放减少量是可以卖的,这毋庸置疑。
问题是,如何卖?
卖“碳”必须在重庆碳排放权交易中心交易,该中心分为配额交易和核证自愿减排交易。有了减少的碳排放量,还缺少一个
碳交易主体。
杨丰铭思来想去,提出一个建议:与彭水县烟草公司协商,由白果坪村引入资本和技术方共同出资组建一个市场主体——九黎低碳科技(重庆)有限公司。
他的想法得到彭水县生态环境局的支持。
这样一来,由公司负责项目开发,做好前期数据收集和各方对接工作。八成的碳汇开发收益归公司所有,白果坪村作为大股东则享有最大收益;其余两成收益归彭水县烟草公司所有。彭水县烟草公司将收益作为乡村补助津贴,全部下发给烟农。
短期来看,碳汇开发项目可充实村集体经济,且不投资、不投劳、无风险、无污染,每年有一定的固定收益;长期来看,不仅提高了烤烟产业的“含绿量”,还可确保烟农稳定增收。
不止于此,为确保烟农们能在短期内实现10—20年的长期经济收益兑现,杨丰铭还主动对接联系了西部气候融投中心,争取将该项目碳汇收益期货化,汇成一笔不菲的乡村发展原始资本金,为白果坪村今后的乡村振兴夯实基础。
将“生意”做到全重庆烤烟基地
“驻村担任第一书记是暂时的,我想变‘输血’为‘造血’,留给大伙儿一笔可持续的财富。”杨丰铭说。
白果坪村与彭水县烟草公司已经签订了20年合约,即便他的驻村工作结束,该项目的减排量也是呈上升趋势,碳汇收益也不会中断。
杨丰铭的谋划不止于此。既然这条路走得通,为何不在其他地方推广创造更高的效益?
重庆除彭水县外,已累计改造3626台生物质燃烧机烤房,使用生物质燃烧机烤房的烤烟土地面积达7.2万余亩、烟叶产量16.7万余担。统计分析显示,预计年减排二氧化碳3万余吨,有望实现减碳率85%左右,预计每年产生经济价值超过90万元。
新一季烤烟种子已经播下,杨丰铭有更多的想法在萌芽。他推广村集体组织和烟草公司“8+2”的收益分配模式,开发出“重庆利用生物质替代化石燃料烤烟减碳项目”,正在全市其他区县
试点探索。
“今年播下这粒助推乡村振兴的‘小种子’,待到明年春暖花开时,会有更多的村民因增收而笑得更灿烂。”杨丰铭胸有成竹地说。
名词解释>>
碳汇交易
碳汇交易是指发达国家出钱向发展中国家购买碳排放指标,这是通过市场机制实现森林生态价值补偿的一种有效途径。这种交易是一些国家通过减少排放或者吸收二氧化碳,将多余的碳排放指标转卖给需要的国家,以抵消这些国家的减排任务,并非真正把空气打包运到国外。
【版权声明】本网为公益类网站,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均已署名来源和作者,仅供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之用,如有侵权请权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将立即做删除处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