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省应对气候变化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了《山东省“十四五”应对气候变化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有关政策解读如下。
一、编制背景
气候变化是当今人类面临的重大全球性挑战。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是我国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大历史担当,同时也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是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美丽中国目标的重要抓手。
“十三五”期间,我省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深入推进应对气候变化工作,把控制温室气体排放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途径和新旧动能转换的重要抓手,着力推动
绿色低碳发展,取得了积极成效,2020年单位地区生产总值二氧化
碳排放比2015年下降24%,超额完成国家下达的目标任务。
“十四五”时期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是我省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决落实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战略,推动经济社会全面绿色低碳转型,为碳达峰、
碳中和目标实现奠定基础的重要窗口期。
按照省委省政府统一部署,省生态环境厅会同有关部门开展了《规划》编制工作。《规划》明确了“十四五”期间我省应对气候变化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重点工作和保障措施等,确定了“路线图”“时间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编制依据
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是我国一项重要的国家战略,习近平总书记在各种场合多次强调应对气候变化工作的重要性。《规划》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国务院关于印发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的通知》等重要文件精神,依据党中央、国务院发布的有关“十四五”规划的纲要性、指导性文件,《山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以及能源、产业、交通运输、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等领域的专项规划和省委、省政府发布的有关指导性文件等,坚持统筹谋划,科学研判新形势,准确把握新要求,研究编制了《规划》。
三、主要内容
《规划》共包括10章、44节,分为三大部分。
(一)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目标
指导思想:全面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决落实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战略,以降碳为重点战略方向,将应对气候变化作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现代化道路,推动产业、能源、建筑和交通领域绿色低碳发展,严格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增强适应气候变化能力,保障气候安全,为实现美丽山东奠定坚实基础。
基本原则:做好五个坚持,即:坚持聚焦高质量发展、坚持系统推进重点突破、坚持节约优先循环利用、坚持双轮驱动两手发力、坚持减污降碳协同增效。
主要目标:到2025年,应对气候变化取得积极成效,二氧化碳排放强度持续下降,温室气体排放总量得到有效控制,气候治理能力有效增强,初步形成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与生态文明建设相适应、与生态环境保护相融合的应对气候变化工作新局面。《规划》确定了1项总体指标及11项分领域的具体指标,其中约束性指标6项,预期性指标6项。
(二)重点任务
《规划》明确了“十四五”时期我省应对气候变化的7项重点任务。一是开展二氧化碳排放达峰行动,深入推进产业绿色低碳发展,推动能源、工业、建筑、交通和公共机构等领域绿色低碳转型,加强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排放控制,着力提升自然生态系统
碳汇能力。二是积极提升适应气候变化能力,提高自然生态领域和经济社会领域气候韧性,保障重要生态安全地区生态功能,加强气候变化风险及极端气候事件预测预报,做好防灾减灾工作。三是推进应对气候变化科技创新,深入开展应对气候变化基础研究,积极争创国家级、省级低碳技术创新
平台,强化应对气候变化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加强关键核心绿色低碳技术研发和集成推广应用。四是突出
试点示范引领作用,深入开展低碳
试点示范、近零碳排放试点、气候投融资试点和重点行业低碳化改造和
CCUS示范工程。五是积极发挥
碳交易市场激励调节作用,落实国家有关金融、税收政策,优化促进绿色低碳发展的
价格政策,完善绿色低碳产品支持政策。六是开展绿色低碳全民行动,加强应对气候变化宣传教育,优化全民参与的社会环境,倡导践行简约适度绿色
低碳生活。七是加强气候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健全完善应对气候变化的法规、政策、标准和制度体系,强化协同增效,全面提升气候治理效能。
(三)保障措施
从加强组织领导、加大资金投入、强化监督评估等3个方面明确了具体要求,按照中央有关要求,将碳排放强度指标纳入各市高质量发展综合绩效考核,不断完善考核机制,压实地方党委政府主体责任,切实保障规划顺利实施见效。
四、主要特点
《规划》主要有5个方面的特点,主要包括:
一是从理念上,体现了积极应对战略。我省是碳排放大省,碳排放量约占全国的十分之一,火电、钢铁、电解铝、地炼等高碳行业企业数量众多,应对气候变化工作压力较大。《规划》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碳达峰碳中和的重大部署,明确了碳排放强度、能耗强度等目标要求。采取一系列积极有效的措施,开展应对气候变化山东行动,突出试点示范引领,积极发挥激励约束政策和市场机制作用,强化全民参与,推动全面形成绿色低碳的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
二是从形式上,体现了部门联合协同。《规划》由省应对气候变化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和其他有关省直部门共同参与编制、共同修改完善,由省应对气候变化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体现了应对气候变化工作部门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形成“十四五”期间各部门齐抓共管、分工落实的工作大格局。《规划》编制过程中充分发挥地方的积极作用,坚持“由上及下”和“由下及上”相结合,充分吸收采纳地方的意见建议,调动地方政府在应对气候变化工作中发挥积极作用。
三是从方法上,体现了科技创新推广。气候变化问题本身就是一个科学问题,应对气候变化归根到底也要依靠科技的力量。《规划》注重科技创新与治理能力提升,将加强应对气候变化科技创新设为专章,以科技创新驱动气候治理能力全面提升,从科技平台建设、人才队伍培养、关键核心绿色低碳技术研发、科技成果集成推广、应对气候变化基础研究等方面提出具体举措,全面加强对气候变化问题的科学认知,提升我省应对气候变化科技水平,加快补齐基础性、关键性能力短板。
四是从内容上,体现了强化多措并举。应对气候变化与适应气候变化并举,在采取有效措施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减缓气候变化进程的同时,积极主动开展适应气候变化行动,不断提升自然生态系统、经济社会领域气候韧性,加强气候变化风险评估及极端气候事件预测预报,有效提升防灾减灾能力。二氧化
碳减排与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控制并举,《规划》紧扣温室气体排放控制总体目标,在全面落实国家
碳减排相关要求基础上,针对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管控先行先试,提出在济南、青岛、烟台、潍坊等城市率先开展相关政策研究,在枣庄市开展煤层气甲烷综合利用工程试点。减排与增汇并举,生态碳汇对于减缓全球气候变化具有重要作用,同时也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重要手段,《规划》结合我省实际,提出推动森林碳汇能力提升、增强和修复农田、湿地碳汇,同时充分发挥我省海洋大省优势加快推动海洋碳汇建设。
五是从保障上,体现了强化监督考核。为切实保障各项任务目标落地落实,《规划》提出将应对气候变化目标任务完成情况纳入省级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加强《规划》实施的过程监管,省应对气候变化领导小组每年调度《规划》任务进展情况,协调解决规划实施中出现的问题,确保规划目标任务如期全面完成。充分用好考核指挥棒,按照国家要求,将碳排放强度指标纳入各市高质量发展综合绩效考核,不断完善考核机制,压实地方党委政府主体责任。
【版权声明】本网为公益类网站,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均已署名来源和作者,仅供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之用,如有侵权请权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将立即做删除处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