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能指望一个文件解决所有问题,就像世上没有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一样!
据媒体报道,日前,国家发改委印发《关于进一步完善煤炭市场
价格形成机制的通知》,意在坚持煤炭
价格由市场形成的基础上,明确价格合理区间、强化区间调控,引导煤炭价格在合理区间运行,实现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的更好结合。
消息甫出,掌声一片,市场充满乐观情绪,似乎经年未决的煤电价格矛盾涣尔冰开。很多关心电力的人士一扫心中多年积郁,大有“春风得意马蹄疾,一夜看尽长安花”之快。
实际上,煤电价格矛盾由来已久,话题展开是一篇洋洋大观的长轴,非两言两语能说透彻。不过,一言以蔽之,症结在于“市场煤”与“计划电”的矛盾,两种语境下各说各话,很难进行有效的沟通。
为疏解“煤电顶牛”,2004年有关部门曾出台煤电价格联动机制政策,要求以6个月为一个周期,在平均煤价波动超过5%时进行电价调整。然而,由于涉及终端市场价格起伏,因而投鼠忌器,原本可以“自动”的煤电价格联动政策,不得不改为“手动”,且多次“不动”,最终不了了之。
此番再次祭出煤电价格联动大招自带BGM:去年全国多地出现的缺煤限电事件,为经济社会发展拉响了警报,显然,如果价格传导机制不能顺畅运行,那么,就会“按下葫芦浮起瓢”,顾此失彼。
重启煤电价格联动,实质是按下价格传导的按钮,用价格反映市场稀缺。就思路而言,与上回煤电价格联动并无差别,但是,具体到方案本身仍有可圈可点之处。
最引人关注的是,确定联动的边界,即所谓的“两个明确”:明确了煤炭价格合理的区间;明确了合理区间内煤、电价格可以有效传导。一旦价格超出合理区间,则立即采取调控监管措施,促进煤炭价格回归合理区间。
换言之,新的政策将煤电价格圈在了一定范围的“市场”内,只要不越雷池,价格就可以自由传动,从而建立起了煤电价格之间市场化的对话机制,避免了“市场煤”“计划电”各执一词。
可以看出,在目前政策框架之下,煤电双方价格并非完全由市场机制形成,因为燃煤发电市场交易电价设置了不能突破上浮20%的红线,故而对终端市场价格影响甚微,价格传导链条并不完整。
客观观察电价新政,用积极稳妥评之应当恰如其分,既进一步推进了煤电价格市场化改革,又顾及终端市场的感受,恰当把握了“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的工作要求,毕竟作为产业链的前端,电价有任何风吹草动,都有可能在下游引起“蝶翅效应”。
西谚云,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改革不可能一步到位,必须步步为营。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从这个意义上说,此次煤电价格联动版本已经升级,联动不至于被动到“不动”,这就是进步!
不过,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正是因为价格区间调控机制的确立,使得市场化平添了人为因素。市场变幻莫测,价格区间如何随机应变?考验人们的不仅仅是果敢的决策能力,还有敏感的预判能力、坚定的执行能力。
如同天平的两端,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是一种理想状态,只有始终维持稍纵即逝的平衡,才能防止过犹不及。
然而,知易行难,市场不确定性因素无时不在干扰着这种脆弱的平衡。所以,着眼长远,仍需摆脱“区间”的限制,建立真正意义上的市场价格机制和市场监管机制,如此方能发挥“两只手”的作用。
当然,这是后话!
【版权声明】本网为公益类网站,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均已署名来源和作者,仅供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之用,如有侵权请权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将立即做删除处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