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碳市场有望趋于统一,中国的碳价未来十年上升的概率远大于下降

文章来源:CGFR碳交易网2022-04-05 22:40

2022年3月25日,香港大学金融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汤勇军作客“清华五道口绿色金融讲座”第五期。
 
本次讲座由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绿色金融研究中心(CGFR)副主任孙天印主持,线上举办,全网直播。
 
会上,汤勇军介绍了中国及全球碳交易市场的历程、现状和发展方向,分析了碳市场早期出现问题的原因,探讨了中国碳价的变化趋势。我们具体来看:
 
首先,汤勇军指出建立碳定价机制的最终目的是降低碳排放,当前碳定价机制的的主要方法是征收碳税和建立碳交易交易体系:
 
碳税(Carbon Tax),也就是对碳排放征税,即对企业按照每吨碳排放量进行计价征税。北欧的碳税最激进,芬兰是世界上第一个征收碳税的国家,目前瑞典征收的碳税是世界最高的每吨116欧元。
 
碳交易体系(Emission Trading System),就是给每个公司的碳排放量进行限额,企业根据自身额度进行排放。这个额度可以是免费的,也可以在二级市场上交易。额度不够可以去二级市场买,剩余的额度可以攒下来以后用。
 
接下来,汤勇军介绍了全球碳交易市场的发展现状。目前,全球有38个碳交易市场。欧盟的碳交易市场从2005年开始交易,也是全球最活跃最大的碳交易市场。英国脱欧后,也逐渐建立起自己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但一些地方还没有决定做碳税还是做限额交易的模式来达到降低碳排放的效果,比如巴西和中国台湾。
 
在碳排放权交易中,各个公司的具体配额和全国的总体配额由政府机构决定,同时政府机构也可以自己参与碳市场交易。碳市场有利于高效的企业生产经营、高排放且效益不高的企业减少排放,而减碳容易的企业获得更多碳交易的收益。此外,金融机构也可以参与其中。去年开始,韩国就鼓励一些金融机构参与碳市场,日本也预计今年建立全国性的碳排放市场。
 
2021年,中国开启了统一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从交易价格来看,7月16日开盘以每吨48元,之后涨到58元每吨。两星期后,下降到40多元,随后的两三个月内碳价没有明显的趋势。年底,从每吨40多元涨到近60元。今年一季度基本是57、58元左右横盘,没有明显的趋势。从总成交量来看,中国碳市场的交易量很小。如图所示,总的来看日交易量不是很活跃。去年12月,因这些受到碳排放管理的发电企业开始履约,日交易开始活跃,最高成交量超过2000万吨。
 
随后,汤勇军围绕碳市场的发展趋势,分析了碳市场早期出现问题的原因,探讨了中国碳市场的发展方向。汤勇军引入鄂尔多斯(27.040, 1.48, 5.79%)新材料碳排放数据造假案例,并分析表示“早期碳市场出现问题的主要原因:一是相关从业人员和监管机构经验不足;二是碳市场的价值较高,虽然中国的碳价不是特别贵,但是一次造假可以在利润上产生几千万的差异,这是不小的诱惑,需要我们在市场初期注意。”同时,汤勇军表示,“市场早期发生碳交易数据造假乃至碳交易犯罪的可能性较大,不仅仅只发生在中国,早期的欧盟碳市场也发生过类似的事情。”
 
对于中国碳交易未来的发展方向,汤勇军表示,纵观欧盟碳交易市场的发展经验,中国有可能也会经历相似的发展历程。中国碳交易未来可能会:
 
一是引入做市商。目前碳市场的主要参与主体是受控的发电企业,因为这些企业主要任务是生产和销售,不会像金融机构那样天天盯盘寻找套利机会,所以可以考虑引入金融机构投资者作为做市商参与交易,以此增加市场交易量。目前韩国已经开始尝试这样做。
 
二是扩容。目前碳交易仅覆盖电力行业,可以考虑将来纳入其他高碳排放行业、引入更多企业进行交易,以此促进交易量,增加市场活跃度。
 
三是建立期货市场。除了配额的现货交易以外,可以考虑拓展碳排放限额的期货市场。欧盟碳市场较大的原因之一是因为期货市场的建立,这使得非控排企业也可以参与交易,使碳交易更加广泛。
 
四是完善惩罚措施。现在很多企业觉得即使不能履约也问题不大,为了使企业严肃对待履约,将来可以考虑加大惩罚力度,进一步加强市场监管、约束、纪律。
 
最后,谈到中国碳价的变化趋势,汤勇军表示“据我观察,中国和欧盟的合作是非常积极的,全球碳市场有望趋于统一。我个人感觉,中国境内的碳价在将来至少十年以内上升的概率远远大于下降的概率,而且大众是非常有必要参与且参与机会很多。目前市场上有很多投资机会,比如香港交易所刚推出跟欧盟碳价挂钩的ETF。欧盟的碳价从6欧元到60欧元只花了2年的时间,比同时期比特币涨的更快。”
【版权声明】本网为公益类网站,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均已署名来源和作者,仅供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之用,如有侵权请权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将立即做删除处理(QQ:51999076)。

省区市分站:(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各省会城市碳交易所,碳市场,碳平台)

华北【北京、天津、河北石家庄保定、山西太原、内蒙】东北【黑龙江哈尔滨、吉林长春、辽宁沈阳】 华中【湖北武汉、湖南长沙、河南郑州】
华东【上海、山东济南、江苏南京、安徽合肥、江西南昌、浙江温州、福建厦门】 华南【广东广州深圳、广西南宁、海南海口】【香港,澳门,台湾】
西北【陕西西安、甘肃兰州、宁夏银川、新疆乌鲁木齐、青海西宁】西南【重庆、四川成都、贵州贵阳、云南昆明、西藏拉萨】
关于我们|商务洽谈|广告服务|免责声明 |隐私权政策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网站地图
批准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信息部 国家工商管理总局  指导单位:发改委 生态环境部 国家能源局 各地环境能源交易所
电话:13001194286
Copyright@2014 tanpaifang.com 碳排放交易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国家工信部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6041442号-7
中国碳交易QQ群: 6群碳交易—中国碳市场  5群中国碳排放交易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