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立欣:当前,我国粮食紧平衡的格局短期内难以改变,需要准确把握降碳和保供的关系,在牢牢守住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底线的基础上,挖掘农业减排增汇的潜力,推进农业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确保实现安全、低碳、高效等目标的动态统一。
具体实施方面,一是推进农业农村减碳,优化稻田水分管理,推广科学施肥方式,改进畜禽饲养管理,加强畜禽粪污处理利用和秸秆综合利用,减少种养环节温室气体排放。推广
绿色节能农机,加快老旧农机渔船淘汰,降低农业生产化石能源消耗。推广生物质能、光能等综合开发利用,抵扣化石能源排放。二是提升农田渔业固碳,加强退化耕地治理,推广有机肥施用、秸秆还田等,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加农田
碳汇。发展稻渔综合种养、鱼菜共生等高效生态渔业,开展贝类藻类养殖,实现渔业生物固碳。三是强化科技支撑,构建农业农村减排固碳科技体系,加快减排降碳增汇农业新技术、新产品、新装备研发,促进农业农村减排固碳技术模式的推广应用。
金书秦:内蒙古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基地,也是国家的“粮仓”“肉库”“奶罐子”,2020年调出粮食2000万吨、牛肉5.44万吨、羊肉24万吨、牛奶550万吨,分别占其总产量的54.6%、8.2%、21.2%和89.9%,为全国重要农畜产品稳产保供提供了支撑。这就要求我们处理好生产和消费的关系,如果像内蒙古这样的地方,短期内一味追求降碳,那就意味着减少农畜产品和能源输出。
做好“双碳”工作,首要的是处理好发展和减排的关系。减排不是减生产力,也不是不排放,而是要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的发展道路,在经济发展中促进绿色转型、在绿色转型中实现更大发展。
具体到粮食问题,保供和降碳也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生产粮食就意味着要有化肥、农药、农机投入,这些都将带来温室气体排放,而我国的粮食又以稻谷为主,水稻田本身是甲烷的排放来源之一。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粮食生产面临着市场风险、自然风险等挑战,农产品供应链面临逆全球化思潮和地缘政治的严峻考验,保障粮食安全更需要立足国内。因此,以任何名义妨碍粮食生产都是不可取的。各地不能以降碳为名推卸粮食生产责任,要全面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做到饭碗一起端、责任一起扛。当然,绿色发展已经成为农业发展的主流方向,粮食生产也不能以大水大肥的方式来追求高产量,要持之以恒推进化肥农药减量增效。在增产增收的同时,还要实现减量减排,这对农业生产方式是一个重大挑战,但必须要找到一个平衡。
黄贤金:要处理降碳和保供的关系,需要依靠农业领域的固
碳减排理论与技术的创新。当前在作物生产应对气候变化方面,我们已经开展了许多科技创新和生产实践,比如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能减少农药化肥施用;科学开展秸秆还田,就能够减少秸秆焚烧的排放,还能够起到固碳的作用;还有保护性耕作技术的管理优化等。
要通过农业技术创新,实现降碳和保供的协同推进。更重要的是,要实现农产品价值实现与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结合。例如,农产品生产过程中的碳汇价值,若得到经济补偿,就更利于引导产品价值高、碳汇价值高这种“双高”农产品品种改良以及种植、管理方式等的改进。
【版权声明】本网为公益类网站,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均已署名来源和作者,仅供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之用,如有侵权请权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将立即做删除处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