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非合作2035年愿景

文章来源:未知碳交易网2022-03-16 11:58

    中国和非洲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最集中的大陆,将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旗帜,坚定不移深化中非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实现中非务实合作高质量发展。综合考虑双方各自发展历史、背景和特点,结合中国2035年远景目标、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非盟《2063年议程》及非洲各国发展战略,中非双方共同制定《中非合作2035年愿景》,确立中长期合作方向和目标,推动构建更加紧密的中非命运共同体。内容包括:
 
    一、共同开启全面合作新征程,实现中非发展共进
 
    — 中国成为非洲发展议程的重要伙伴。中国支持非盟《2063年议程》及其旗舰项目的落实,积极参与非洲农业综合发展计划(CAADP)、非洲基础设施发展计划(PIDA)、非洲矿业愿景(AMV)、非洲科技创新战略(STISA)、非洲内部增长计划(BIAT)、非洲工业化发展加速计划(AIDA)、非洲发展署—非洲发展新伙伴计划(AUDA-NEPAD)等全非计划落实;
 
    — 中非结为更紧密的共建“一带一路”伙伴。中非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和绿色、开放、廉洁理念,精准对接“一带一路”倡议与非洲发展议程,充分发挥中非合作论坛引领作用,巩固传统合作,开拓新兴领域,加速合作转型升级、提质增效,成果广泛惠及中非人民;
 
    — 中非合作的顶层设计和机制措施更加丰富完善。中非密切各层级多双边交往,深化传统友谊,增进政治互信,在贸易投资、产业发展、数字经济、绿色低碳、民生健康、人文交流、和平安全、国际事务等领域政策对接和协同不断加强。
 
 
    二、共同迈上务实合作新台阶,实现中非利益共融
 
 
    — 双边贸易均衡增长。至2035年,中非年贸易额达到3000亿美元。中国支持非洲增强出口能力,加强与非洲国家农产品、食品检验检疫合作,加快推动检疫准入程序,扩大进口非洲非资源类产品;
 
    — 双向投资持续扩大。至2035年,中国新增对非投资600亿美元,重点支持非洲农业、制造业、基础设施、环境保护、数字经济、蓝色经济等领域,支持有实力的中国在非经贸合作区升级为中非产业链供应链合作示范区,支持非洲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中国在非企业本地化水平进一步提升。中非双方共同施策,为非洲独资或合资企业在华开展业务提供便利与支持;
 
    — 一体化合作深入推进。中国积极参与非洲大陆自贸区(AfCFTA)建设。中非基础设施领域合作升级,利用多种合作模式,支持非洲铁路、公路、航运、港口、航空、通信网络发展。中非建立形式多样的贸易投资便利化安排,推动中非贸易投资便利化合作达到更高水平;
 
    — 融资合作更加可持续。中国继续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向非洲提供援助,援助综合效应显著提升。利用各类资源做好对非融资合作,支持非洲中小企业发展,加强与非洲开发银行、非洲进出口银行、中部非洲开发银行、东南非贸易发展银行及西非开发银行等多边金融机构合作,成为非洲重要的可持续发展融资伙伴。中非金融合作不断增强,本币合作深入开展,相互在对方国家开设更多金融分支机构。
 
    三、共同构建转型增长新格局,实现中非产业共促
 
 
    — 农业合作向全产业链延伸。中国支持非洲发展现代农业,形成育种、种植、加工、仓储和物流完整体系,打造畜牧养殖和经济作物特色产业,增强粮食安全保障能力,提高农产品、食品安全水平和附加值;
 
    — 产能合作深化拓展。中国与非洲合作,完善制造业体系,培育“非洲制造”品牌,融入国际产业链供应链。支持非洲建设完善技术标准体系,提升质量基础设施能力。中国将与非洲分享经验,帮助非洲推动制造业升级,提升产业竞争力,释放私营经济活力,创造更多就业岗位;
 
    — 科技创新合作提供发展新动力。中非在广泛科技领域深化创新合作,共同推动高水平合作研究、技术转移转化及创新创业合作,助力非洲科技创新能力提升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 蓝色经济合作成为新增长点。中非在海洋资源增值和可持续利用方面开展广泛合作,支持非洲在做好海洋生态保护的基础上合理开发利用海洋资源,发展临港经济,建设海洋经济特区或蓝色经济园区,引导海洋产业集聚,打造区域发展极;
 
    — 数字合作驱动非洲加速转型。中非拓展在频谱管理、5G、卫星互联网、大数据、电子商务、智慧城市、航空航天、卫星遥感应用等领域合作,支持非洲建设新型基础设施,发展数字产业,弥合数字鸿沟。
 
 
    四、共同打造绿色发展新模式,实现中非生态共建
 
 
    — 应对气候变化合作全面推进。中非密切协作共同应对气候变化,加强气象监测、防灾减灾、水资源利用、荒漠化、土地退化和干旱防治等领域合作,支持非洲保护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建设非洲“绿色长城”,提高气候适应能力;
 
    — 能源合作向清洁、低碳转型。中国支持非洲提高水能、核能等清洁能源利用比例,基于各国发展水平和能源需求,积极开发太阳能、风能、地热、沼气、潮流、波浪等可再生能源,通过分布式供电技术为非洲偏远地区提供稳定、可负担电力供应,支持光伏产业发展;
 
    — 绿色合作助力提升发展质量。中国支持非洲发展绿色经济、循环经济、绿色金融,促进可持续自然资源管理,提升资源利用效率和可再生资源利用水平,增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能力,建立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体系。
 
    
 
    五、共同提升民生福祉新水平,实现中非幸福共享
 
 
    — 卫生健康合作巩固深化。中国支持非洲卫生政策,帮助非洲完善传染病防控体系,提高医疗研究水平,大力开发传统医药,提升药品可及性和可负担性,支持非洲降低艾滋病、结核病、疟疾等传染病感染率;
 
    — 减贫合作成效显著。中非持续开展多种形式创造就业和减贫经验交流,中国支持非洲提高扶贫减贫能力,完善教育、供水、电力等民生设施,提升城镇化水平,实现包容性增长。中非人道交流扎实推进,构筑中非人道桥梁;
 
    — 人力资源合作达到新水平。中国支持非洲教育发展,提高所有非洲人,特别是妇女、儿童和青少年受教育水平,培养各领域青年领袖和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中国成为非洲留学生的重要留学地。
 
 
    六、共同谱写人文交流新篇章,实现中非文化共兴
 
 
    — 文体交流更加活跃。中非共同建立促进中非文明平等互鉴、繁荣共兴长效机制,支持艺术团组互访、影视文化合作、语言人才培养,共同推动国际汉学和非洲研究的发展,扩大中非文化的国际认知度和影响力,促进世界文化多元发展。中非加强体育领域务实合作,支持举办达喀尔2026年青奥会,促进非洲体育事业发展;
 
    — 新闻交流更加深入。中非加强在新闻报道、视听节目内容创作、媒体从业人员培训、传媒技术等方面合作,帮助非洲传媒业加强信息生产和传播能力,助力“智慧非洲”建设和媒体融合发展。加强中非出版交流合作,以书为媒,讲好中非合作友谊故事;
 
    — 旅游合作更加繁荣。中非合作促进旅游业发展,中国帮助非洲加强旅游领域能力建设,发展绿色旅游和相关服务业,支持非洲国家成为中国公民组团出境旅游重要目的地,助力非洲旅游振兴。
 
   
 
    七、共同探索和平安全新路径,实现中非安全共筑
 
 
    — 建成更加和平的非洲。中非秉持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观,坚持以合作谋和平,以协商化分歧,坚持通过非洲方式解决非洲问题,共同推动非洲如期建成“消弭枪声的非洲”;
 
    — 建成更加安全的非洲。中非和平安全领域合作成为中非关系发展的新亮点,中非在联演联训、维和维稳、反恐、禁毒、打击海盗等领域交流合作更趋密切,网络安全和轻小武器管控成为合作新方向;
 
    — 建成更加稳定的非洲。中非深化治国理政经验交流,加强发展思路和理念对接。中国支持非洲国家自主探索适合自身国情的发展道路,加强政府治理能力建设,构建共同繁荣、开放包容的社会,实现国家长治久安。
 
 
    八、共同树立国际交往新典范,实现中非开放共赢
 
 
    — 全球治理合作不断取得新进展。中非成为完善全球治理、维护国际公平正义的重要力量,在联合国安理会等场合加强沟通协调,共同推动国际社会加大对非洲关注,支持非洲在全球治理中扮演更加积极的角色,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多作用;
 
    — 维护多边体制和南南合作成为国际典范。中非支持经济全球化和公平、开放、包容的多边贸易体制,坚决反对单边主义、保护主义,维护发展中国家共同利益,中非合作成为南南合作典范,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重要贡献;
 
    — 三方合作广泛开展。中国与世界各国及国际机构,在充分尊重非洲国家意愿的原则下,广泛开展对非三方合作,通过“支持非洲发展伙伴倡议”为支持非洲发展形成更有效合力。
【版权声明】本网为公益类网站,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均已署名来源和作者,仅供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之用,如有侵权请权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将立即做删除处理(QQ:51999076)。

省区市分站:(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各省会城市碳交易所,碳市场,碳平台)

华北【北京、天津、河北石家庄保定、山西太原、内蒙】东北【黑龙江哈尔滨、吉林长春、辽宁沈阳】 华中【湖北武汉、湖南长沙、河南郑州】
华东【上海、山东济南、江苏南京、安徽合肥、江西南昌、浙江温州、福建厦门】 华南【广东广州深圳、广西南宁、海南海口】【香港,澳门,台湾】
西北【陕西西安、甘肃兰州、宁夏银川、新疆乌鲁木齐、青海西宁】西南【重庆、四川成都、贵州贵阳、云南昆明、西藏拉萨】
关于我们|商务洽谈|广告服务|免责声明 |隐私权政策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网站地图
批准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信息部 国家工商管理总局  指导单位:发改委 生态环境部 国家能源局 各地环境能源交易所
电话:13001194286
Copyright@2014 tanpaifang.com 碳排放交易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国家工信部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6041442号-7
中国碳交易QQ群: 6群碳交易—中国碳市场  5群中国碳排放交易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