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植树节,但人们或许从未像近两年这般关注环保、
碳排放等热词,甚至已经不太需要节日来提醒。
自2021年起,无论是从各政府部门的文件、各大企业的发展方向,还是媒体的报道中,“
碳中和”成为了一大热词。
在被称为“碳中和元年”的2021年,人们对此充满了好奇与疑问。而对于企业甚至行业而言,这是一场暗藏机遇与挑战的浪潮,或许还来不及反应,就得往潮水的方向靠近。
一些被看中的新商机已经涌现,从
碳资产管理到
碳交易,新概念催生的新行业和新企业开始冒头。对于总是“跑”在前面的互联网行业,也迎来了新的竞赛,巨头纷纷排队加入“双碳”行列。而碳排放最主要的来源之一传统工业,则将面对
节能减排的更高要求和更高标准,在这一环,一些曾被忽视的商机也有了更重要的意义。
在时代的窗口期,哪些商机暗藏风险,哪些又富有价值?对于这几大重要行业和企业而言,“碳中和”究竟会带来什么影响,又将如何倒逼或助推行业成长?
被盯上的碳资产管理和碳交易,掘金者涌入
2021年末,中国碳中和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碳中和”)发布公告,称与中国中化全资子公司中化环境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在
碳减排方面合作,并共同开发国内及国际
碳信用资产。
这家原名为“比速科技”的港股上市企业,在过去一年频频于“碳中和”概念上布局,并在2021年3月为此改了名字。
据公司官网,中国碳中和主要从事碳中和业务,着眼于
绿色产业投资机会,包括全球包括全球林权以及相关碳权的收购,
清洁能源的投资(包括太阳能、风能、储能和
碳捕集)与碳信用资产开发、投资与经营管理,同时广泛开展碳咨询与碳中和规划业务,并围绕所得的碳资产开展管理与金融业务,包括碳交易、碳期权期货、碳指数、碳质押回购、碳
托管等。
有意思的一点在于,据界面新闻报道,更名后该公司相继获得总计近4亿港元的两笔融资。而更名前的两个月内,其股价曾因汽车发动机业务的影响,从2016年峰值期的9港元,跌到2港元左右。
此外,2021年6月,华电集团也宣布正在注册成立碳资产运营公司,负责协助开展基层控排企业碳资产的集约化管理、运营、交易及相关咨询等工作。2021年10月,另一电力巨头国家电投也宣布成立了碳资产管理公司。
不难看出,碳资产管理以及碳交易,正成为“碳中和元年”的一个重要商机。
锌刻度搜索爱企查发现,目前国内已有近2000家与“碳资产”相关的公司,其中一年内新注册的公司占比近三分之一。
【版权声明】本网为公益类网站,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均已署名来源和作者,仅供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之用,如有侵权请权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将立即做删除处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