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减排抑矿价一箭双雕,钢铁业将继续控制产量

文章来源:新华网碳交易网2022-02-23 09:35

  2021年,钢铁行业首次推行产量调控政策,并实现了粗钢产量同比下降的目标。控制粗钢产量是必要的,这一举措能抑制铁矿石价格无序上涨,并且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一环。今年,钢铁行业仍将继续调控粗钢产量,分类施策、优胜劣汰、提质增效等仍是限产的重要原则。
 
  从控产能走向产能产量双控
 
  2020年末,工业和信息化部提出“确保2021年粗钢产量同比下降”的目标。在该目标引领下,2021年钢铁行业首次实行粗钢产量调控政策。2021年下半年,随着限产举措落实,钢铁产量增长得到遏制。从7月开始,粗钢产量连续6个月保持同比下降。数据显示,2021年累计粗钢产量为10.33亿吨,同比减少约3200万吨,下降3%。
 
  张龙强表示,“十三五”时期,钢铁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推进和深化。步入“十四五”时期,通过发布新的钢铁产能置换办法和项目备案指导意见,持续调控粗钢产量,钢铁行业实现从控产能到产能产量双控的政策延续。继续调控粗钢产量,是钢铁行业进一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举措。
 
  随着产能产量双控政策常态化,国内钢铁产量已进入峰值平台区。预计,国内钢铁产量将在10亿吨规模上下波动较长时间。
 
  抑制铁矿石价格快速上涨
 
  数据显示,2021年重点大中型钢铁企业累计利润总额3524亿元,同比增长59.7%,创历史新高。
 
  钢铁行业效益站上新高点,与产量调控息息相关。李新创表示,钢铁行业效益好转,是产能产量双控措施的成功实践。产量控制有助于产品价格稳定和原材料成本下行,使行业效益好转。
 
  铁矿石是粗钢生产的重要原料,约占生产成本的50%至60%。长期以来,铁矿石“昂贵”是业内一大难题。在抑制铁矿石价格快速上涨方面,产量控制发挥了重要作用。
 
  数据显示,2021年5月,进口铁矿石价格达每吨230.59美元,完全背离行业基本面。2021年7月,粗钢产量压减工作进入实质性推进阶段,进口铁矿石价格震荡下行,到9月中旬降至每吨102.19美元,降幅达55.7%。随着粗钢压减量逐月增加,2021年11月中旬,进口铁矿石价格最低降至每吨85.80美元,降幅进一步扩大至62.8%。“进口铁矿石价格与粗钢产量累计压减量呈高度相关性。”张龙强表示。
 
  “双碳”目标下调控产能
 
  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三部门发布的《关于促进钢铁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力争到2025年吨钢综合能耗降低2%以上,确保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双碳”目标下,多措并举减少碳排放成为当务之急,产量调控是重要一环。
 
  李新创表示,产量控制是推动钢铁行业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措施,这主要取决于钢铁行业的特征。
 
  首先,钢铁行业体量基数大,落实碳达峰时间短、任务重。尽管行业持续推进节能降耗工作,但能源消耗、电力消耗、碳排放量、污染物排放量仍然很大,分别占全国的12%、7%、15%、10%。其次,钢铁行业工艺流程明显高碳化,短期推进工艺流程结构优化仍面临障碍。钢铁工业以高炉-转炉长流程工艺结构为主,能耗下降空间有限,更大幅度节能和碳减排面临瓶颈,氢冶金、CCUS等低碳技术尚不具备规模化应用条件。最后,节能降耗工作多年来持续推进,钢企总体节能降碳空间不断缩小。
 
  业内期待创新限产举措
 
  据悉,2022年钢铁行业将继续开展粗钢产量调控工作。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如何落实分类施策、优胜劣汰等原则,是业内关注的重点。
 
  李新创表示,2021年产量调控政策成效显著,但部分地区在具体执行过程中略显“简单粗暴”。在限产过程中,一些短流程企业因易停、损失小等因素被“优先”限产,这与产业结构调整“扶优汰劣”的原则相悖。
 
  张龙强认为,在限产方面,今年应继续坚持不搞“一刀切”和分类施策的原则。可对达到超低排放标准、环保绩效评级为A的钢企或电炉短流程炼钢企业,不设限产要求或施加更少的压产指标。
 
  “钢铁行业将积极响应产能产量双控的要求。”江苏省钢铁行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陈洪冰表示,产量主要取决于市场需求,建议监管层积极调控钢铁市场需求,并进行更多预测和理性引导。市场需求减少,产量也会随之下降。此外,仍要对新增产能保持高压态势,积极控制新增产能释放。
 
  李新创建议,以节能降碳减污为导向,修订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淘汰落后工艺,重新界定鼓励、限制、落后的标准。在具体的限产实施过程中,建立以能耗、碳排放、污染物排放、安全为准绳的粗钢产量调节机制,鼓励绿色高效优质产能的发挥,抑制高能耗、高污染、高排放产能。
【版权声明】本网为公益类网站,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均已署名来源和作者,仅供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之用,如有侵权请权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将立即做删除处理(QQ:51999076)。

省区市分站:(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各省会城市碳交易所,碳市场,碳平台)

华北【北京、天津、河北石家庄保定、山西太原、内蒙】东北【黑龙江哈尔滨、吉林长春、辽宁沈阳】 华中【湖北武汉、湖南长沙、河南郑州】
华东【上海、山东济南、江苏南京、安徽合肥、江西南昌、浙江温州、福建厦门】 华南【广东广州深圳、广西南宁、海南海口】【香港,澳门,台湾】
西北【陕西西安、甘肃兰州、宁夏银川、新疆乌鲁木齐、青海西宁】西南【重庆、四川成都、贵州贵阳、云南昆明、西藏拉萨】
关于我们|商务洽谈|广告服务|免责声明 |隐私权政策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网站地图
批准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信息部 国家工商管理总局  指导单位:发改委 生态环境部 国家能源局 各地环境能源交易所
电话:13001194286
Copyright@2014 tanpaifang.com 碳排放交易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国家工信部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6041442号-7
中国碳交易QQ群: 6群碳交易—中国碳市场  5群中国碳排放交易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