趋势1:双碳引领新发展阶段的新发展理念
2021年,我国发布《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
碳中和工作的意见》《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两份重要文件,初步形成双碳工作“1+N”政策体系。前者是“1”,是顶层设计,管总管长远;后者是“N”中为首的政策文件,指导2030年前碳达峰工作。我们预计,2022年各部委、各重点行业和各地区都将根据这两份文件制定各自的工作意见和行动方案,转型路径更加清晰,还将开展多层级碳达峰
碳中和试点示范。企业应密切关注所属行业、所在地区的政策方案,及时应对、积极响应。
统筹有序仍是双碳工作主基调,要警惕“碳冲锋”、纠正“运动式减碳”。我们预计,各级政府将重点统筹“双碳”与“双控”工作,用“双碳”引导“双控”。市场化激励机制将扮演更重要角色。2021年
绿色电力交易试点启动,有利于激活零碳电力的商品属性,2022年会继续深化并扩大规模。
碳市场在完成了首年的平稳运行之后,“十四五”内有望扩容,自愿减排机制(
CCER)有望在市场化生态补偿机制下重启。
趋势2:零碳竞逐零碳转型路上争做引领者
设立碳中和时间线、规划零碳转型路线图,正成为各行业龙头企业的“新标配”。在“1+N”政策体系的指引下,我们预计将有更多大企业制定零碳战略。国资委已将双碳纳入中央企业考核评价体系,提出建立绿色低碳循环产业体系、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能源体系等五个方面的要求。对跨国公司来说,在华分支有望实现超预期的“脱碳”成效,成为全球亮点。龙头民营企业也在政策和市场的驱动下加速前行,将涌现更多细分领域的“碳中和解决方案”提供方。
2021年,已有不少企业设定碳中和目标与实施路径,包括传统行业龙头如宝武钢铁、广汽集团(14.990, 0.13, 0.87%),也有科技行业代表,如腾讯、阿里、百度。我们预计,2022年将有更多行业引领者公布碳中和目标,特别是在能源交通、工业制造、金融投资等行业。如何设置科学的碳中和目标、实现高质量发展将会受到更多关注。
趋势3:秩序重构探求可持续发展的价值共识
疫情持续、复苏脆弱、地缘政治摩擦和产业竞争、贸易冲突交织在一起,仍将是2022年全球面临的主要挑战,安全原则在一定程度上取代效率原则,成为国际秩序重构方向。中国主张坚持多边主义、走团结合作之路,可持续发展尤其是气候变化将继续成为中国与西方大国间最容易达成价值共识、缔结命运共同体的价值纽带。我们预计,2022年中国将继续深化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等领域的国际合作,积极倡导“一带一路”的绿色低碳发展。
同时,国际关系震荡对跨国供应链的影响持续加大。一方面,欧美多国在加速长臂管辖立法,将部分社会责任议题异化,并与贸易管制措施挂钩,单方面限制进出口、公共采购或实施巨额罚款;另一方面,个别国家滥用商业与人权原则,以“有罪推定”方式将商业问题政治化,对涉疆商品设置障碍。我们预计,此类冲突仍会持续甚至扩大,从国际贸易延伸到资本市场。我们建议,企业要做好应对,维护我国产业安全和正当权益。
趋势4:共同富裕完善分配兼顾效率和公平
2021年8月17日,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次
会议召开,重点研究扎实促进共同富裕问题。
会议提出,要把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作为为人民谋幸福的着力点,不断夯实党长期执政基础。从实现路径看,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就是要正确处理效率和公平的关系,构建初次分配、再分配、三次分配协调配套的基础性制度安排。每次分配都与企业社会责任相关:初次分配主要关系到劳动条件;再分配主要关系到依法缴税;三次分配主要关系到企业捐赠。
共同富裕的政策倡导将极大地提升企业的社会责任意识,引导企业提高员工福利、依法缴税、积极投身公益慈善回报社会。受此影响,我们预计,2022年将会有更多企业和企业家投身负责任的投资及公益慈善,通过产业帮扶、公益基金会、慈善信托等方式,以更系统、专业的方法促进共同富裕。
趋势5:体面劳动多重因素保障打工人权益
在多重政策因素驱动下,打工人的权益保障将会获得一定程度的改善。首先是共同富裕政策,政府将加大税收、社保、转移支付等调节力度,着力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规模。其次是鼓励生育政策,政府要鼓励年青人生育二孩、三孩,先要保障和提升他们作为工薪阶层的待遇。再次是脱虚向实、振兴制造业的政策,政府也要想办法让蓝领工人的工作体面起来,让学生愿意到职业学校。最后是对虚拟经济的严管政策,政府十分关注互联网公司的“996”问题及骑手社保问题。
因此,我们预计2022年体面劳动会成为企业社会责任的一个热点。企业应认识到这一政策趋势、理性面对,推动良性雇佣关系的发展。客观上,这可能会推高一些行业的用工成本,对产业链布局产生长期影响;也可能会催生出新就业形态和灵活用工,这也是政府鼓励发展的一个方向。
趋势6: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
乡村振兴也是共同富裕的重要一环。2021年,国务院扶贫办改组为国家乡村振兴局,之后各省乡村振兴局纷纷揭牌,这标志着我国在顶层设计上完成从精准脱贫到乡村振兴的过渡,乡村振兴工作将有序展开。根据《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次会议等文件和会议精神,当前乡村振兴工作重点是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我们建议,企业参与乡村振兴可在这几个领域重点发力。
从长期看,产业是乡村振兴的根基。农业农村部在《全国乡村产业发展规划(2020~2025年)》中提出,要大力发展农产品(6.430, -0.03, -0.46%)加工业、乡村特色产业、休闲农业和乡村新型服务业。企业可结合自身业务特征,把价值链延伸到农村,以项目而不是只有捐赠促来进农村发展、帮助农民共同富裕。
趋势7:责任投资金融市场加速拥抱ESG
国内外市场近两年的统计数据清楚地显示,金融市场拥抱ESG已呈明确的加速趋势。2022年,这一趋势仍将持续。具体到中国市场,一方面,ESG发展以绿色金融的为依托,绿色金融发展又以双碳目标为引领,因此应对气候变化、助力双碳目标将是中国责任投资市场的主旋律;另一方面,中国市场结构和发展路径决定了以商业银行为主的信贷市场、债券市场仍占主导地位,央行及银保监会的政策措施如
碳减排支持工具、金融机构气候环境压力测试、银行业金融机构绿色金融评价等将继续促进中国绿色金融的快速发展。
在此背景下,上市公司对ESG评级的关注将持续提升。商道融绿对A股的评价报告显示,上市公司ESG评级还有较大的改进空间。我们建议,上市公司应建立完善ESG管理体系、改进ESG披露,以提升ESG评级。
趋势8:小步疾行ESG信息披露要求增多
环境信息依法披露是中央全面深化改革的举措之一。生态环境部正在积极落实相关政策,强化企业环境信披,2021年底发布了管理办法,预计2022年将发布格式准则。证监会态度明确,既积极又稳妥,采取鼓励而非强制方式,分步推进。《公司法》有望完成修订,首次提出鼓励公司“公布社会责任报告”。我们预计,2022年ESG信披继续“小步疾行”,总体平稳并出现几个“冒尖”现象。一是冒尖行业,高碳行业和金融行业会发展更快;二是冒尖市场,
绿色债券市场、绿色信贷市场的参与者会面临更多披露要求;三是冒尖地区,已纳入或在申请的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将更积极推进信披工作;四是冒尖指标,
碳排放是目前最受关注的指标,金融机构和上市公司会面临更大压力,披露碳信息和气候风险。我们建议,企业要未雨绸缪,及早开展ESG信披、发布ESG报告,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和提升披露质量。
趋势9:多元包容多维视角关怀少数群体
2021年的几起舆情事件,让多元包容(D&I)的议题进入公众视野。在企业社会责任中,多元包容议题可以分为两大类,一是工作场所和经营场景的多元包容,即对女性等少数群体予以尊重和关怀;二是董事会的多元包容,即董事成员有女性等少数群体代表。在欧美国家,多元包容议题有升温趋势,纳斯达克在2020年对上市公司提出“至少两名多样性董事”的要求;挪威主权基金也在2021年发布董事会性别多元化政策。支持者认为多元包容措施可以为企业决策带来多维视角,有助企业提高风险管理能力和招揽人才。
国内多元包容的讨论聚焦在第一类,即女员工权益保护及商家营销对女性的尊重。但第二类话题也开始出现,深圳市公司治理研究会已连续三年组织“董事会多样性
论坛”,港交所亦建议上市公司提升董事会和员工的性别多元化,这将对H股上市公司产生影响。我们建议,企业应重视这一趋势,适时建立相关制度,打造多元包容的经营场所和治理结构。
趋势10:后浪袭来Z世代改变消费与职场
在互联网时代成长起来的Z世代(即95后、00后),正以后浪姿态为社会注入新的消费观与职场观。相较其他世代,Z世代更加自信且注重理性分析。2021年极为火热的“国潮兴起”正是Z世代文化自信的体现,他们可以更理性看待国内外品牌之间的差异。在绿色消费方面,商道纵横的调查显示,Z世代绿色消费意识较高,且是最愿意分享自己消费选择的群体。在职场方面,智联招聘的调查显示,Z世代更加关注工作价值、福利待遇、工作时长、办公环境等因素,这些因素都和Z世代的自身感受相关。
Z世代的后浪正汹涌而来,顺势而变是企业唯一能做的选择。一是要推出更多负责任的产品,甚至可以针对Z世代群体专门设计;二是多渠道推广,讲好负责任的品牌故事;三是要打造负责任雇主品牌形象,吸引Z世代的优秀人才。
【版权声明】本网为公益类网站,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均已署名来源和作者,仅供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之用,如有侵权请权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将立即做删除处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