狠抓小指标挖节能潜力,排放强度持续下降
实现碳中和道路,需要推进落后产能淘汰以及生产中的
节能减排,这必然会催生生产技术的巨大提升。其中,煤耗是反映电厂经济效益、能耗水平的核心指标之一,也直接关系到减污降碳的成果,降低煤耗成为不少企业技术攻关的焦点。
“十三五”规划明确规定,大型发电集团单位供电二氧化碳排放控制在550克二氧化碳/千瓦时以内,并要求现役燃煤机组二氧化碳排放强度下降到865克/千瓦时左右。宁夏某公司在全国碳市场正式交易前已提前谋划布局,建立火电机组供电碳排放强度最优模型,结合机组运行数据,运用大数据分析,通过分析负荷和煤质关键影响因子,提出低碳配煤策略。通过最优模型,实现机组供电碳排放强度降低0.5%,机组总排放量降低0.5%,对应煤质不变条件下,机组供电煤耗下降0.5%。
2020年以来,浙江某电厂通过推进机组增容改造,改造优化WGGH运行、降排烟温度、强化小指标运行等措施,不断降低煤耗,排放强度持续下降。
“通过千方百计利用技术手段,狠抓看似不起眼的小指标,不断挖掘节能潜力,培养全员的节能意识,实现经济与环境效益的双赢。”电厂有关负责人介绍道,就拿温度这一小指标来说,上下几摄氏度之间皆学问。
他举例,2021年以来,电厂四台炉排烟温度高于设计值10℃-15℃,严重影响机组性能,电厂从优化配风方式、调整配煤方式等9个方面制定实施细则,通过减少锅炉漏风、降低锅炉火焰中心从而控制排烟温度等一系列“组合拳”,锅炉排烟温度攻关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各台炉排烟温度同环境温度、同工况下降5℃-8℃,降低供电煤耗0.8g/kWh-1.2g/kWh。此外,他们还通过提升主蒸汽平均温度1.06℃,降低供电煤耗约0.05g/kWh,再热蒸汽温度提升1.18℃,降低供电煤耗约0.03g/kWh。
“碳市场是将碳排放权转变为一种有价的稀缺性物品,将生产引起的碳排放及气候变化因素纳入企业的经营成本,当
碳价达到一定程度,足以颠覆企业生产经营现状。”谈到全国碳市场的启动,内蒙古一家电厂的相关负责人说,要积极顺应政策导向、应对形势变化,“以变应变”,变压力为动力、变被动为主动,坚持将煤电做强做优做精,不断投入资金开展节能技改,探索高碳行业的低碳发展之路。
2016年以来,企业先后进行了汽轮机通流改造、低低温省煤器与暖风器改造、机组汽前泵叶轮优化改造、机组胶球系统改造、烟道系统阻力改造等节能技改项目,累计投入资金近两亿元,每年节约标煤近10万吨、减少碳排放约30万吨。同时,不断优化生产细节,加大生产现场运行管理力度,机组可靠性和利用率不断提高,供热量不断增加,机组效率得到显著提升。公司单位供电排放强度呈现持续下降趋势,2020年比2013年下降了39gCO2/kWh。
【版权声明】本网为公益类网站,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均已署名来源和作者,仅供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之用,如有侵权请权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将立即做删除处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