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以来,通过系列科技规划的部署和实施,我国气候友好型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工作取得长足进展。一是主要减排技术的大规模应用,助推国家减排目标提前实现。2005 年以来能效提升、可再生能源等主要减排技术的应用累积实现二氧化
碳减排 42 亿—50 亿吨,对我国 45% 碳强度下降目标的贡献率高达 48%~67%,促进这一目标于2018 年底提前两年实现,同时产生了良好的环境治理协同效益。
二是关键适应技术研发取得重大突破,有效保障了国计民生。“天—地—空”全球变化观(监)测网、预测预警体系和数据集研发成功并投入使用,大幅度提高了我国天气预报、防灾减灾水平和应急管理能力。气候变化风险评估技术的应用保障了南水北调、三峡水利工程、青藏铁路、能源化工基地等国家重大工程的安全稳定。
三是部分先进技术产业化水平提升,带来了显著的经济社会效益。如我国超超临界机组技术水平、发展速度、装机容量和机组数量均已跃居世界首位,对优化火电行业结构、全面提高燃煤发电效率、减少污染物排放作出重大贡献。超低能耗
绿色建筑技术应用于
北京冬奥会场馆建设,“
绿色奥运”理念得以充分体现。以可再生能源技术为主导的
新能源汽车产量年均增速 87.5%,销量已占全球 50% 以上,持续改变着全球汽车产业格局。以数字化与电网融合技术为支撑的全国智能电网市场规模将近 800 亿元,装备体系初具国际竞争力,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深入进行。
其次,技术整体转化率水平不高。一是应对气候变化技术供给和需求未能有效对接,尽管每年产生的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 3 万多项,专利数量庞大,但仅 36% 左右的技术进入产业化阶段,其中能够大面积推广并产生规模效益的仅占 10%~15%(发达国家约为 40%)。二是技术研发成本和转化应用成本普遍过高,除了技术本身的转让和使用成本,企业还需要额外付出生产设备、人员、场地等成本。三是市场机制在技术推广与转化应用方面发挥的作用还相对有限,促进应对气候变化技术创新的全国
碳市场建设尚处于
试点和起步阶段。四是全国性技术中介组织发育不足,低碳技术产品认可认证机制不够规范,影响到技术转化效率。
【版权声明】本网为公益类网站,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均已署名来源和作者,仅供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之用,如有侵权请权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将立即做删除处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