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2日,中国宏观经济
论坛(CMF)宏观经济热点问题研讨会(第41期)在线举办,
论坛由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和中诚信国际信用评级有限公司联合主办。本次论坛聚焦“双碳目标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及风险挑战”。与会
专家建议,应把涉及双碳的产业作为优先扶持、优先投资的领域,把经济复苏、稳增长和双碳经济发展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中国人民大学经济研究所副所长,中信国际信用评级有限公司董事长闫衍代表中国宏观经济论坛发布主报告。报告提出政策建议:有序稳妥推进和实现双碳目标。
第一,正确认识和把握
碳减排的客观规律,循序渐进,避免运动式“减碳”。中央经济工作
会议关于
碳减排会议提出相关的指导思想。一方面是要推动“碳达峰”“
碳中和”,另一方面也要通过科学的考核,使过去能耗双控减排政策逐步向
碳排放总量和
碳排放强度双控政策进行转变,同时要做好顶层设计和统筹协调。
第二,适度超前投资,加大
新能源等领域基础设施的建设。2021年12月份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加快支出进度,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投资。加大
新能源相关基础设施建设,促进能源转型,以及相关的能源基础设施的建设,对于实现“双碳”目标具有重要的意义。
第三,加大能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力度:优化能源产业结构,增加新能源消纳能力;优化能源发展和运输的区域布局;优化能源供给主体结构;同时要重视技术创新,推动能源清洁化。
第四,加大碳减排金融支持力度,丰富
绿色金融工具,创新金融支持手段。
报告认为,双碳目标对中国的经济增长既带来了挑战,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的机遇。
从挑战角度来看,目前我国产业结构主要还是以第二产业为主。第二产业大量重化工也对能源投入要求比较高。这种情况下,对控制和减少碳排放对控制重化工影响会造成一定的约束。同时要提高
清洁能源的占比,必然会导致
清洁能源成本上升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企业的成本也会上升,
碳交易将绿色成本显性化以后,未来随着
碳交易成本纳入企业的成本核算,必然会增加企业的生产成本和运营成本。
从机遇角度看,一方面双碳目标能够拉动相关产业投资,尤其是新能源领域替代性投资和新能源转型拉动的连带性的投资,必然会带动相关投资,从而对经济增长产生正面影响;同时,也会倒逼相关行业技术革新,使低碳技术和碳吸收、碳中和技术成为未来整个能源技术进步的主要标志。这些技术进步也会对经济增长产生正面促进作用。
双碳目标实现,要同时兼顾经济发展、结构转型和碳排放的多重目标。从目前能源消费总量结构,二次能源消费总量占比和重化工业能源消费比例来看,要兼顾经济转型和碳排放之间的关系,实现双碳目标过程中考虑中国发展阶段的特殊性。
报告指出,在实现双碳目标过程中要正确地处理好几个关系:
一是正确处理碳减排与疫情冲击下稳增长的关系。当前在三重压力下,疫情冲击叠加双碳目标约束,对当前经济增长产生比较大的修复影响,要处理好碳减排和疫情冲击下稳增长的关系。
二是要正确处理不同区域的碳排放压力和区域平衡增长的关系。不同的区域碳排放强度,碳排放规模是有差异的。从东部到中西部,呈现碳排放强度逐步递减的过程。从经济发展水平来看,东中西部又呈现出这样的明显差异。因此,如何处理不同区域碳排放的压力和区域平行发展是需要处理的第二个关系。
三是要正确处理好碳减排与能源安全的关系。近期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传统能源的退出要建立在新能源安全可靠的基础上。”因此,要正确处理好碳减排与能源安全的关系。
四是正确处理低碳转型与防风险的关系。尤其在双碳目标下,金融体系面临转型的风险,同时在重点高碳行业领域内也存在着因为碳减排力度比较大而导致的高碳行业的风险。因此,正确处理低碳转型和防风险的关系也是在实现双谈目标过程中应该关注的重要方面。
报告提到,双碳目标对高碳行业带来的风险和挑战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煤炭和石油这些能源所相关的行业及煤耗比较大的相关行业可能面临比较大的调整压力。二是能源结构转型加速对高碳行业、高耗能行业带来比较大的压力,煤炭和传统能源供给面临收缩压力,电力行业面临转型的压力。三是碳减排下产业结构调整重塑或加剧行业分化与行业尾部风险上扬。上下游行业分化会进一步加剧,中下游行业盈利会产生比较大的压力,碳减排也会导致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升,尾部企业的风险会进一步加大。由于
节能减排和技术升级,相对正面的影响可能会改善生产,会对经营产生正面的影响。但同时也会使企业的成本上升,企业的债务增加,现金流的压力会加大。从政策加大符合双碳要求的行业的企业金融支持角度来看,对不同行业银行信贷支持的力度也是有差异的。从而对这些行业的内部融资产生一定的影响,这种影响也会加大这些企业的风险,尤其是这些企业尾部的风险。
【版权声明】本网为公益类网站,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均已署名来源和作者,仅供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之用,如有侵权请权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将立即做删除处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