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是西部内陆开放高地,经济也越来越“外向”。接下来的双碳之中,四川该如何用好双碳这个工具,扩大自己的“朋友圈”?
鲁政委:最重要的是在双碳的背景下,分析自身区位优势、比较优势和既有短板。然后加速补短板,并把这些优势放大、整合,最终赢得对外开放合作和区域协作的先手棋。
前面提到很多双碳背景下四川的
清洁能源优势,其实这个优势全国其他地方也有。但四川还有过去几年积累起来的其他地区不具备的优势,叠加在一起,发展高地效应就会更明显。
比如,经过这些年陆海新通道的建设,特别是中欧班列稳定运行、双机场的开通,让四川的交通正在从短板变成优势。我所知道的是,在当前双碳的背景下,很多外贸企业纷纷大举入川,除了看中清洁能源,也还看中了四川的交通便捷程度。
所以,这也给我们提个醒:双碳背景下,不要以为有清洁能源这张牌就能“等风来”,还要想办法补齐其他的短板,最好是将短板变优势,才能在今后一段时间占领发展的先机,才能拥有更广大的“朋友圈”。
盛毅:简单的说,就是既要走出去,也要引进来。
走出去,就是要推动四川的低碳产品及关联产品打开市场。比如,
新能源汽车等等。
引进来,首先就是要紧盯世界减碳节能等新技术、新产业的前言,通过多种形式引入技术、模式,开发出更多的产品,培育更多的产业。其次,就是充分发挥自身的清洁能源优势,合理引入高耗能但具有战略性、前瞻性和高附加值的产业,进一步助推四川经济社会的发展。
在这里,我有个小小呼吁:已有不少国家纷纷给出了设置“碳关税”的壁垒,同时探索出了与这个制度相适应的技术、管理模式,四川要赶快跟上去。同时,在双碳背景下,已有不少产业或者企业开始积极寻找下一个迁入地,四川要赶快伸出自己的怀抱,不要错失这个机会。
黎玺:还是先举一个例子:遂宁一家印染厂,在产品、管理、环保等各方面都是一流的,但在今年的广交会上丢掉了两亿元的欧洲订单。为什么?仅仅因为采购方要求产品有碳的相关认证。
今年7月,欧盟委员会出台了一揽子环保提案,其中,包括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法规提案,对进口或出口的高碳产品缴纳或退还相应的税费或
碳配额。这一次拿出来的5个行业,对我们的影响不可谓不大。
对于四川来说,处理的思维不应该是“应对”,而是要走在前面。首先,倒逼我们的进出口企业建立完整的一套碳核算体系。其次,提前谋划,主动从生产层面调整用能结构。一整套体系建起来后,反而会增加企业的竞争实力。
【版权声明】本网为公益类网站,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均已署名来源和作者,仅供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之用,如有侵权请权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将立即做删除处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