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远彬:想要了解这个问题,要先搞清楚前景和现实的差距。
先说前景。国内每年新增森林固碳1亿多吨,全国目前的森林
碳汇资产超25万亿,比2010年增加了快一倍。仅川西北地区生态系统就能固碳900多万吨,这是大受
碳交易市场欢迎的优质供应商。
再说现状。要做好碳交易,前提
买卖双方有需求有意愿。但在全国来看,
碳排放指标没有落实到地区和企业,潜在的“买碳者”并没有将能力和意愿转化成行动的动力。
这样一来,潜在的“卖炭者”只能“抱着金碗去讨饭”。而解决这些问题,是需要一个不短的过程。
张文:这不是四川特有的问题,是全国普遍现象。
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也就是CER(核证减排量),主要存在形式是国家碳排放交易市场(
CCER)、各省自已建立或开发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或规则)以及非政府组织(NGOs)开放的减排行为。我国以前两者为主,但这些市场都还处于初期形成阶段。比如,普遍存在缺乏严格立法导致的交易规则不明晰、配额不精准导致的供需不对称等问题。这些都阻碍了一个成熟且稳定的碳交易市场的形成。试想,有几个愿意在规则不明且供需不对等的市场买东西呢?
从四川来看,主要还是碳交易的配套政策、体系并不完善。2011年我国启动碳排放交易
试点以来,四川一直没有被纳入
试点省份。很多探索比试点省份要慢一点、晚一点,很多体系没有建立起来。比如,针对固碳量歧异解决争端等“售后服务”问题就是其中之一。
綦久纮:确实,这不是四川特有的现象。
造成这个现象原因有两个。第一,没有形成统一的交易市场。眼下国内的碳交易市场是区域分割的,做不到跨省跨区交易,交易的对象和范围是受限的。对于四川这样的卖方来说,会变成“商品积压”。
第二,眼下的碳交易以现货交易为主,没有金融产品形态,也不是期货市场。这限制了交易的方式,也限制了交易的规模。去年,欧盟内部以期货形式进行的碳交易,是现货交易规模的接近20倍。一对比,差距就出来了。
从国外的经验来看,想要破除这些问题,四川当然还有一段路要走。
【版权声明】本网为公益类网站,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均已署名来源和作者,仅供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之用,如有侵权请权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将立即做删除处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