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高度:我国湿地保护修复列入国家战略
面对气候变化与湿地保护修复的多重因素作用,人类也并非束手无策。
英国的莱茵河治理或许能够为我们提供一些思路和对策。上个世纪80年代,面对莱茵河污染和生态破坏,英国提出了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主张“恢复生命之河”的概念,恢复河流空间,减少洪灾,保护水资源,恢复生物多样性,应对全球气候变化。
在上个世纪末期,我国曾遭遇长江全流域的洪涝灾害。灾后,中国也提出了灾后重建的“32字方针”:封山育林、退耕还林、平垸行洪、退田还湖、以工代赈、移民建镇、加固干堤、疏浚河湖。
雷光春说:“通过借鉴‘生命之河’的理念,实施中国解决流域退化的‘中国方案’,这是一个经典
案例。如今《长江保护法》已经正式实施,这在20年前是被认为非常困难的。这也说明我国对湿地保护修复工作不断地推动。”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提出“扩大湿地面积、保护生物多样性、增强生态系统稳定性”。党的十九大又提出“强化湿地保护和恢复”。特别是2016年出台的《湿地保护修复制度方案》,把湿地保护和应对气候变化、扶贫作为各级政府的刚性任务和考核指标,将湿地保护纳入国家级战略当中。
“面对目前的挑战,我们需要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湿地保护修复应当被纳入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战略中去。”雷光春最后建议。
【版权声明】本网为公益类网站,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均已署名来源和作者,仅供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之用,如有侵权请权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将立即做删除处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