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科学测评
绿色低碳生活程度,更好指导节能减碳?日前,湖州市举行
绿色低碳生活指数报告发布仪式暨生活方式绿色化
专家论坛,正式对外发布绿色低碳生活指数报告。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长常纪文表示,湖州率先在全国探索绿色低碳生活指数,对全国生态文明建设起到了指导作用,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今年6月,在湖州市推动下,《小康》杂志社联合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浙江省华夏民生与公益研究院等研究机构的专家共同启动了研究制定绿色低碳生活指数课题项目,用以科学测度生活方式绿色转型的实现程度以及存在的问题,从而进一步指导建立工作体系。
记者了解到,该绿色低碳生活指数评价体系分客观和主观两个层面,有机统一、相互印证。客观指标体系由绿色居住、绿色出行、绿色消费、绿色服务和绿色素养五个一级指标构成,下设能源节约、垃圾分类、绿色餐饮等12个二级指标及人均居民用电用水量、户均生活燃气使用量等37个与百姓日常息息相关的三级指标。而主观指数则以调查的方式,测评老百姓的主动参与度和行为习惯养成度。
报告显示,湖州市绿色转型实现程度较高,文明意识、思维习惯、消费方式、消费结构绿色化转型速度较快。“湖州的人均用电量、户均燃气用量均在第一档,生活垃圾分类覆盖面和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率均达到100%。湖州还是全国首个实现公交‘纯电动化、一票制、移动支付’全覆盖的地级市。”湖州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沈春晓说,“探索绿色低碳生活指数,是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落实‘双碳’目标的创新举措,有利于准确掌握现实状况、系统集成实践措施、加快形成社会共治。”
【版权声明】本网为公益类网站,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均已署名来源和作者,仅供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之用,如有侵权请权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将立即做删除处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