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我国首颗全球二氧化碳监测科学实验卫星(碳卫星)的观测,科学家近日获取了全球碳通量数据集。这标志着我国已具备全球碳收支的空间定量监测能力,将助力盘点各地碳收支。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刘毅研究组联合中、英多位科学家,在学术期刊《大气科学进展》发表了相关研究
论文。
刘毅介绍,利用大气浓度测量进而计算
碳排放和碳吸收的方法,优势在于“看得广、看得清”,与侧重“看得准、看得全”的地面观测形成有效互补。研究者除了依靠卫星观测资料,还需通过先进的同化计算系统,模拟出大气二氧化碳传输过程和每个时刻、每个地方大气二氧化碳的含量,并与卫星观测协调一致,得到一个最接近真实的碳通量数值。
“全球盘点有助于了解二氧化
碳减排、增汇等行动对气候变化趋势的影响,卫星遥感将在全球统一、无偏差的碳收支核算中发挥重大作用。”刘毅说。
碳卫星于2016年发射,是我国首颗、全球第三颗专门用于监测全球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卫星。
【版权声明】本网为公益类网站,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均已署名来源和作者,仅供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之用,如有侵权请权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将立即做删除处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