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全球来看,碳市场和碳税均有较大范围应用。采用碳市场的有1个共同体、9个国家和20个地区,主要包括欧盟、中国、美国部分州、韩国、德国、英国等;采用碳税的有27个国家和7个地区,主要包括法国、英国、日本等;同时采用碳市场和碳税的有19个国家和2个地区,主要包括法国、英国、加拿大、西班牙、葡萄牙等。
图1:碳市场与碳税在全球的实施情况 本文`内-容-来-自;中_国_碳_交^易=网 tan pa i fa ng . c om
资料来源: 世界银行,信达证券研发中心(截至2021年4月) 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 t a np ai f an g.com
表2:碳市场与碳关税在全球的实施情况 本*文@内-容-来-自;中_国_碳^排-放*交-易^网 t an pa i fa ng . c om
禸嫆@唻洎:狆國湠棑倣茭昜蛧 τāńpāīfāńɡ.cōm
资料来源:世界银行,信达证券研发中心(截至2021年4月)
从覆盖面看,2021年运行的碳定价机制(碳税和碳市场)数量达到64个,覆盖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占全球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的21.5%。根据世界银行统计,2020年运行的碳定价机制数量为58个,覆盖全球15.1%的温室气体排放量。2021年增量主要来自于中国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建立。
图2:全球碳定价机制运行数量和覆盖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占比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tan pai fang . com
资料来源:世界银行,信达证券研发中心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tan pai fang . com
从碳价水平看,无论采用碳税还是碳市场,碳价均存在较大差异,中位数为18美元/吨二氧化碳当量,与实现2℃温升控制目标要求下的碳价水平还存在较大差距。世界银行预测,为实现全球2℃温升控制目标要求,碳价应达到40-80美元/吨二氧化碳当量水平,而目前碳价高于这一水平的温室气体覆盖率仅为3.76%,均为瑞典、瑞士、列支敦士登等欧洲发达国家。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tan pai fang . com
图3:各国家和地区碳价水平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 t a np ai fan g.c om
本`文@内-容-来-自;中_国_碳排0放_交-易=网 t an pa ifa ng . c om
资料来源:世界银行,信达证券研发中心(2021年4月1日价格)
从涉及的领域来看,碳市场普遍直接覆盖电力和工业部门,大多通过覆盖上游排放源的形式纳入建筑和交通部门。国内航空、废弃物、林业等行业,碳市场涉及较少。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tan pai fang . com
图4:不同国家/地区碳市场所覆盖的行业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tan pai fang. com
资料来源:ICAP,信达证券研发中心(截至2020年底) 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tan p a i fang . com
碳市场适合覆盖的领域排放占比很高,加之其适用边界在不断延伸,预计将加快发展,成为最主要的减排政策工具。一是碳市场覆盖的电力部门和工业部门,二者排放的CO2在CO2排放总量中占比较高,以我国为例,该比例约为80%;二是碳市场能够通过一些技术手段替代碳税,扩展适用范围。如面向交通和建筑领域,美国、加拿大部分地区通过覆盖上游市场主体(如交通部门上游的燃料分销商、建筑部门上游的供暖燃料分销商等)等方式,将相关部门纳入碳市场;又如北京在碳排放权交易试点过程中,通过细分交通部门,将排放源相对集中、易于监测的公共交通企业纳入碳市场管理。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 t a np ai fan 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