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斯克堪称卖“碳”生意第一人 论赚钱,特斯卖碳远胜卖车

文章来源:字母榜李鹏飞2021-03-21 23:22

号称“钢铁侠”的马斯克,其实也是个“卖碳翁”。
 
刚过去的2020年,特斯拉光靠出售碳排放积分,就获得了15.8亿美元的营业收入,是年净利润的两倍还多。
 
出售碳排放积分可以带来营收,主要是源自美国11个联邦州对汽车企业的一项环保规定,要求当地的汽车制造商需在2025之前销售一定比例的零排放汽车,如果确实做不到,他们就必须从特斯拉等能源企业那里购买积分,否则就会受到当地监管机构的更多的惩罚。
 
由于特斯拉生产的全是电动汽车,因此其获得的碳排放积分远超监管要求,自然就拥有大量多余的积分可以出售给其他汽车制造商。
 
 
马斯克
 
电商巨头亚马逊,也在做起 “碳生意”,2019年9月亚马逊上架了一大批贴有“气候友好承诺”标签的低碳商品,这些产品包括食品杂货、家居等,均在生产或包装环节中使用了低碳环保技术,并且都在上架前得到了权威认证。
 
关于另一科技巨头苹果公司,参与碳中和的知名举动是在去年秋季发布会上,苹果宣布取消iphone附带的耳机和插头,将为生产和物流等环节每年会减少200万吨的碳排放,相当于每年减少45万辆汽车。
 
大家不知道的是,苹果早在5年前就悄悄做起了“碳生意”,卖绿色电力早已成了苹果多元化收入中的一味小零食。
 
微软创始人盖茨,投资了很多碳中和相关项目,在盖茨看来,碳捕集、利用与碳封存技术(CCUS)是负碳技术的关键。如果不能从源头消除碳排放,那么就必须以间接的方式减碳。
 
参考瑞士Climeworks公司开发的直接空气捕获系统能将二氧化碳封存到地下,每吨碳清除成本高达600美元。盖茨说,未来碳捕获的成本需要降到至少100美元以下,才能获得广泛应用,这在十年后是有可能实现的。
 
获得盖茨投资的加拿大能源公司“碳工程”(Carbon Engineering)已在理论上证实了这一可能性,该公司正在同西方石油公司等石油巨头开展合作,为其提供碳捕获服务以获取商业回报。
 
 
比尔盖茨
 
盖茨本人还是一位坚定的碳中和践行者,每年直接花费700万美元来抵消他个人的碳足迹
 
世界首富们怎么就当起了“卖碳翁”,一个个将做起了碳中和生意?
 
所谓“碳中和”,是指企业、团体或个人测算在一定时间内直接或间接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以抵消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实现二氧化碳“零排放”。
 
此前,为应对气候变化,中国领导人曾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指出,“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目标承诺。在今年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也被列为了2021年重点任务之一。
 
碳中和不仅仅是一项生意,更是关乎全人类发展的百年大计。有权威机构指出,如果人类继续按照现在的碳排放标准继续生产生活,而不节制的话,等到2100年全球平均温度可能会升高6摄氏度左右。
 
一边完成造福人类发展、保护地球的使命,一边也沿着商业化的路径发展,可以更好的推荐碳中和目标达成,也把环保愿景与生产生活结合了起来。
 
比尔·盖茨、贝索斯、马斯克、孙正义等世界顶级富豪积极投身碳中和相关事业,必然是由多方面复合的原因驱动的,其中包括了精神层面的环保追求,也和巨大商业价值与发展前景分不开。
 
A
 
马斯克堪称卖“碳”生意第一人。论赚钱,特斯卖碳远胜卖车。
 
据特斯拉2020财报显示,2020年全年总营收315.36亿美元,交付了49.96万辆车,净利润才7.21亿美元。对比之下,出售碳排放积分获益的15.8亿美元可以算是“躺赚”。
 
可能是这部分钱太好赚,引起外界一些微词,特斯拉高管不得不出面承认:长远来看,公司不能指望这种现金流来维持运营。
 
首席财务官扎卡里·柯克霍恩(Zachary Kirkhorn)告诉媒体:“对我们来说,这始终是个极难预测的领域。从长远来看,碳排放积分销售不会成为我们业务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也没有围绕其来规划业务。不过,在接下来的几个季度里,碳排放积分销售仍将保持强劲势头。”
 
虽然特斯拉嘴上不宣扬,可从美国政策端来看,卖碳积分的生意还能持续一段时间,目前美国加州、科罗拉多州、康涅狄格州、缅因州等11个州,要求汽车制造商在2025年前需要销售一定比例的零排放汽车。
 
 
特斯拉美国加州工厂
 
如果这些公司做不到,就必须从诸如特斯拉等超过碳排放目标的汽车制造商那里购买碳排放额度。令人意外的是,倒未见资料显示有相应的补贴和减税政策,美国的各项碳中和相关政策都是在对碳排放过多做处罚。
 
汽车业务是要从毛利里找净利的,可这部分收入真的是“无本万利”。看到了特斯拉的挣钱小妙招,国内部分造车新势力也学了起来。
 
蔚来汽车前段时间也发布了自己的2020全年财报,根据财报数据看,蔚来还是卖一辆车亏一辆的现状,截至目前蔚来每卖出一台车依然要亏损5.3万元,但“卖碳排放积分”去年贡献了近亿人民币的收入,虽然还不多,可也算打开了一条通路。
 
国内新能源积分制度也逐渐完善,价格也呈现水涨船高的趋势。全国工商联汽车经销商商会常务会长、新能源汽车专委会会长李金勇介绍:“到2020年年底,企业之间新能源汽车正积分交易价格已经达到3000元一个积分,而2019年最高也就是800多元,低的话两三百元成交的也有。”
 
2020年11月,蔚来汽车创始人李斌就透露,蔚来在2019年产生了10万个新能源积分,按照每个积分约1200元折算,这将能够产生1.2亿元的收入。他表示,2020年蔚来产生的积分将达20万个,将在2021年进行销售。而如果按照3000元/分的价格计算,这部分积分收入将达到6亿元。这对于尚在亏损的蔚来汽车来说,无疑是一大笔收入。
 
或许是看到了碳中和生意的“钱景”,今年二月初,埃隆·马斯克和马斯克基金会(Musk Foundation)宣布,与非盈利公益创新基金会XPRIZE合作,以应对气候变化问题的挑战,鼓励碳中和技术的探索。
 
按照XPRIZE基金会的估计,到2030年,全球每年需要去除多达6兆吨的二氧化碳;到2050年,每年需去除10兆吨的二氧化碳。要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大胆、彻底的技术创新和扩大规模限制二氧化碳的排放,还要消除空气和海洋中已经存在的二氧化碳。
 
参赛成员和团队必须展示严格的、经过验证的除碳解决方案规模模型,以进一步证实其解决方案的能力可以扩展至兆吨。18个月后,将有15支队伍获得1百万的启动资金,正式全尺寸开发其项目。整个比赛为期四年,总奖金为1亿美元。
 
B
 
亚马逊直接卖低碳商品,第一批2.5万款低碳商品在亚马逊上架;苹果则成立了绿色能源公司,直接卖“无碳商品”——清洁能源电力。
 
电商巨头亚马逊CEO贝索斯, 2019年9月19日宣布一项“气候承诺”,预备在2040年前达成企业的“碳中和”目标。计划耗资1亿美元造林,斥资4亿4000万美元向采购10万辆电动面包车。
 
造林属于碳消除方面的动作,10万辆电动面包车来运输是为了减排,都是对环境友好,可这都没有直接参与碳交易,显得有些迟滞。贝索斯客户至上和效率优先的理念还需要别的动作来体现。
 
卖低碳商品就是一种很直接的方式,亚马逊网站当时上架了2.5万多款贴有“气候友好承诺”标签的产品,包括食品杂货、家居用品、美容和时尚用品,以及个人电子产品等。
 
贝索斯还说道:“通过18个外部认证项目和我们自己Compact by Design认证,我们鼓励销售伙伴创造可持续的产品,帮助为子孙后代保护地球。”
 
 
贝索斯
 
亚马逊还邀请卖家们一起参与该计划,公告官宣不久,就有卖家反映收到了来自亚马逊官方的邀请,参加“气候友好承诺”的计划 。为了鼓励更多卖家积极参与,亚马逊表示参加该计划的产品会更容易被买家找到和购买,说白了就是官方免费给流量扶持。
 
只要商家参与计划的产品通过了可持续认证,就会打上特有的标签,那些有先进气候改善意识的消费者,能更容易接触到这些气候友好的产品。参加该计划的卖家不仅能拥有一个专属展现位置,获得额外流量,还能为产品带来更多转化。
 
另一家科技巨头苹果公司,其实也在悄悄做“碳生意”了,只不过不是有形的iphone或mac,而是绿色电力。
 
苹果正在越来越多地投资太阳能基础建设项目。苹果宣布这些可再生能源项目目的在于给自家公司厂房供电,包括苹果总部大楼、园区,及大数据中心等。但是很多时候,这些设备发出的电量超过了公司所需。
 
一开始,苹果只是和美国当地一家名叫Frist Solar的太阳能公司签订了长期合作协议,会购买它发出的电量(苹果为此拨出8.48亿美元的经费),约1300万瓦特。
 
但后来,苹果很快又扩充了新总部安装的太阳能发电系统,每天可以发出1800万瓦特电量; 内华达州的俩项目发电量也有700万瓦特。
 
有了卖电方面的需求,苹果默默地于德拉瓦州注册百分之百拥有的子公司──苹果能源公司(Apple Energy LLC)。根据苹果向联邦能源管理委员会提交的文件,苹果在白天波峰将发出的超额电力送给电网,夜间再自电网取电,一来一回间彼此在用电帐面上抵销而达成的“净绿能”。
 
若只是微差的平衡,其实外界到也没有必要反应过度,但这其中还有两个是耐人寻味的细节,不禁引人遐想。
 
首先美国企业若回售电力给电力公司,售价是批发电价,但若苹果以苹果能源公司直接售电给终端用户,售价是零售电价,中间的差价利润是非常可观的,苹果明显是要得取这部分售电的利润。成立能源公司可能是有进军能源市场的打算,最起码增加售电营收,收入又多元化了一些。
 
还有就是苹果正开发的电动车业务,未来可能搭配相对应的电动车充电站,而充电站网络与电力公司的结合充满想像空间,根据苹果开发电动汽车、智能家庭的进展,苹果能源很容易就能进入充电桩网络市场或智能家庭能源管理。苹果能源的成立,有可能是苹果在能源方面的重要战略堡垒。
 
有了这个卖电窗口只是第一步,先做点简单的无形“碳生意”卖卖绿色电力,也为未来的电动车和电动车服务网络等碳生意铺路。
 
C
 
科技公司不断面临碳中和压力,作为电力能源消耗的大企,参与绿色能源相关的碳交易,是最便捷最有效的碳中和行动。
 
对于气候危机,全球范围内的大型科技公司已充分认识到严重性。无论谷歌提出的循环性模型,或是苹果用可回收的材料制作iPhone,还是支付宝蚂蚁森林计划。科技行业都深知因快速增长而暴露了其巨大的碳足迹,需要积极作为来抵消这种影响。
 
其中最易入手的,就是采用绿色电力来替代原有电力能源。
 
谷歌,是最早实现碳中和的科技巨头,2007年就实现了碳中和,2019年9月,谷歌还在一篇博客文章中表示,他们已经补偿了谷歌创立以来所有的碳足迹。
 
彼时谷歌首席执行官桑达尔·皮查伊(Sundar Pichai)说:“到今天为止,通过购买高质量的碳抵消品,我们已经消除了谷歌全部的碳排放(包括我们在2007年实现碳中和之前的所有运营排放)。这意味着谷歌整个生命周期的碳排放现在是零。我们很高兴今天成为第一家完成这项工作的大公司。”
 
 
达尔·皮查伊
 
话音落不久,谷歌又再次出手,瞄准了海上风电。谷歌与Engie签订协议,购买其在比利时Norther海上风电场四分之一的发电量。
 
谷歌将购买的海上风电电力,主要用于总投资3.9亿美元的谷歌比利时数据中心。谷歌比利时负责人表示:“海上风机发电量超过陆上风机的2倍以上,为比利时数据中心带来了大量低成本的清洁能源。”
 
这笔交易是谷歌在全球范围内收购1.6GW(1GW=10亿瓦)可再生能源电力行为的一部分,涉及20亿美元的可再生能源资产,包括18个项目。在这之后,谷歌的可再生能源电力供应容量累计达到5.5GW,排名全球第一,占其总用电量的40%以上。排在第二的则是Facebook。
 
Facebook也宣布在2020年末实现了电力上碳中和,用风能和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为其全球业务提供动力。仿效苹果的类似承诺,到2030年,该公司还承诺将在整个产业链上实现净零排放。如根据Statista上的数据,Facebook在2018年就购买了3.43万亿瓦小时的电力。
 
除了亚马逊、苹果、谷歌等科技企业,微软也在不断购买绿色电力。
 
2017年之前,微软签约了在伊利诺斯州购买75兆瓦、在德州购买外110兆瓦的风电。2017年11月,微软又与堪萨斯州Bloom Wind风力发电厂签署协议,购买178兆瓦的风电;与Black Hills Energy能源公司签署协议,从其Happy Jack和Silver Sage风力发电项目购买59兆瓦的风电。至2017年末,微软在美国风电项目上的投资规模超过500兆瓦。
 
随后微软购买绿色电力的力度仍在加大,最新的一笔交易发生在2019年,微软与荷兰进行一项新风能协议,购买90兆瓦风能。从2022年开始,微软将利用该绿色能源为其数据中心供电15年。这已经是微软进行的第14次可再生能源交易,微软的清洁能源总量达到1.5千兆瓦。
 
国内方面,2020年12月31日,我国生态环境部公布《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试行)》,规定了全国碳交易市场的交易原则、制度框架以及实施流程,明确于2021年2月1日正式生效,我国以发电行业为入口的全国统一碳交易市场第一个履约周期正式启动。
 
市场主体2225 家发电行业重点排放单位被分配了排放额度,超出额度也需要用相应的碳消除和碳交易来抵消。
 
未雨绸缪,国内互联网科技企业,本身就是用电大户,看到电力行业的碳中和变化,也在积极提前准备,比如先把用电量最大的数据中心实现绿色能源化。
 
腾讯、阿里、百度等知名国内互联网企业,在数据中心等节能管理手段上不断创新。
 
腾讯的T-Block节能技术每年就能节省标煤3500吨,二氧化碳排放量减少2.33万吨,相当于每年种下3.6万棵树。
 
阿里的“绿色IT”技术,能将数据中心的能耗降低70%以上, 2018-2020,三年间省下的电相当于一个中型水电站一年的发电量。
 
2019年百度在华北腹地开工建设的三个超大型云计算数据中心,每10万台服务器年均节电超过1亿度,相当于10万户居民一年的用电量。
 
几家互联网巨头每年的清洁能源购买量也在逐年增加,2020年,仅百度一家的签约风电数量就较上年增长50%,达到4500万kWh。
 
在腾讯启动碳中和规划后,马化腾还在朋友圈说道,“预计未来最大占比的是原生清洁能源支持的数据中心的实现。很难,但总要努力。”
 
科技公司兴建绿色数据中心和绿色办公楼,积极购买清洁能源电力服务,都是已被证明的碳中和良好路径。尽管现阶段都花费巨大,大家也不自觉的扮演起了“碳生意”中的各个角色,毕竟碳中和是一项功利千秋的事业。
 
“碳生意”才刚刚起步,未来的细分路径会越来越多,商业大佬和科技巨头也已闻风而动,这股巨大且缓慢的浪潮,最终可能与各行各业都会产生千丝万缕的联系。
 
引用:
 
《“碳中和”时代已来,百度大力推动数据中心节能减排》,读家观点
 
《腾讯启动碳中和规划 马化腾:很难,但总要努力》,21世纪经济报道
 
《阿里云数据中心绿色“减史”:3年省下一座中型水电站》,环球网
 
《特斯拉承诺助力中国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 》,品玩
 
《苹果到底怎么实现碳中和?》,差评
 
《“碳中和”屡获强调 机构看好四大主题、十二赛道、三条主线》,财联社
 
《奖金1亿美元!马斯克携手XPRIZE碳清除计划 创新救地球》,美国生活速递
 
《阿里巨资打造的蚂蚁森林,2016对比2020,官方数据令人感动》,创投时报
 
《开源策略:碳中和主题有望成为驱动价值回归的年内最强主线》,一凌策略研究
 
《亚马逊启动环保项目 供应2.5万多款低碳产品》,新浪财经
 
《苹果成立能源公司出售绿色电力,为电动车提前布局》,搜狐
【版权声明】本网为公益类网站,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均已署名来源和作者,仅供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之用,如有侵权请权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将立即做删除处理(QQ:51999076)。

省区市分站:(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各省会城市碳交易所,碳市场,碳平台)

华北【北京、天津、河北石家庄保定、山西太原、内蒙】东北【黑龙江哈尔滨、吉林长春、辽宁沈阳】 华中【湖北武汉、湖南长沙、河南郑州】
华东【上海、山东济南、江苏南京、安徽合肥、江西南昌、浙江温州、福建厦门】 华南【广东广州深圳、广西南宁、海南海口】【香港,澳门,台湾】
西北【陕西西安、甘肃兰州、宁夏银川、新疆乌鲁木齐、青海西宁】西南【重庆、四川成都、贵州贵阳、云南昆明、西藏拉萨】
关于我们|商务洽谈|广告服务|免责声明 |隐私权政策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网站地图
批准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信息部 国家工商管理总局  指导单位:发改委 生态环境部 国家能源局 各地环境能源交易所
电话:13001194286
Copyright@2014 tanpaifang.com 碳排放交易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国家工信部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6041442号-7
中国碳交易QQ群: 6群碳交易—中国碳市场  5群中国碳排放交易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