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上海两会期间,上海正式提出,要在2025年前实现
碳排放达峰,比全国提前5年实现该目标。1月27日举行的中外记者见面会上,上海市市长龚正表示,目前上海正在制定
碳排放达峰的行动方案。上海将加快产业结构优化调整,深化能源清洁高效利用,进一步提高生态系统
碳汇能力,积极推进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
绿色转型。
这座常住人口超过2400万人的超大城市如何制定碳排放达峰路径?1月30日,《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正式公布。面对“碳达峰、
碳中和”这道必答题,上海将做什么、怎么做,答案都在这份长达8万多字的文件中,()对此进行了全面梳理。
电源结构之变
2020年9月,中国首次对外宣示碳中和目标:力争2030年前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所谓碳达峰,指的是某个地区或行业年度二氧化碳排放量达到历史最高值,然后经历
平台期进入持续下降的过程,是二氧化碳排放量由增转降的历史拐点,标志着碳排放与经济发展实现脱钩,达峰目标包括达峰年份和峰值。碳中和并不代表不排放二氧化碳,而是指某个地区在一定时间内人为活动直接和间接排放的二氧化碳,与其通过植树造林等吸收的二氧化碳相互抵消,实现二氧化碳“净零排放”。
碳达峰与碳中和紧密相连,达峰时间的早晚和峰值的高低直接影响碳中和实现的时长和难度。因此,只有争取尽早达峰,才能尽快转向碳中和目标下的减排路径。
时间表已经明确,上海力争较全国提前5年达峰,将为全国范围内的达峰创造更多有利条件。
着力点在哪?《纲要》提出,制定全市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实施能源消费总量和强度双控,着力推动电力、钢铁、化工等重点领域和重点用能单位节能降碳,确保在2025年前实现碳排放达峰,单位生产总值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降低确保完成国家下达目标。
分不同能源品种来看,煤电方面,《纲要》提出,继续推进能源清洁高效利用,研究推进吴泾煤电等容量异地替代,推动宝钢和上海石化自备电厂实施清洁化改造,继续实施重点企业煤炭消费总量控制制度,到2025年煤炭消费总量控制在4300万吨左右,煤炭消费总量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下降到30%左右。
根据上海市生态环境局局长程鹏在1月14日发布会上披露的数据,上海煤炭消费总量占一次能源比重已降至31%左右。与2015年相比,2019年上海市万元GDP能耗累计下降17.07%。
也就是说,未来五年,上海的煤炭消费占比进一步压缩。
上海为“十四五”定下的经济增长预期目标是:5%左右。“十三五”期间,全市生产总值从2015年的2.69万亿元增加到3.87万亿元。如果按照年均5%的比例增长,到“十四五”末,上海的生产总值将达到近5万亿元。经济增速带动能源需求增长,但上海的煤炭消费总量将维持不变——2025年煤炭消费总量控制在4300万吨左右,这一数据与2019年持平。
天然气将在上海能源结构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纲要》提出,到2025年,天然气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提高到17%左右。这意味着,五年后天然气在上海一次能源消费中的占比将较目前水平提高5%左右。
可再生能源方面,分行业、分领域实施光伏专项工程,稳步推进海上风电开发,到2025年本地可再生能源占全社会用电量比重提高到8%左右。
上述目标可与“保障超大城市能源安全”篇结合在一起看。《纲要》提出,把能源安全放在突出位置,坚持内外并重和多元驱动,建设具有国际话语权的能源要素市场,加快打造与超大城市相适应的安全、清洁、可持续的现代能源体系。具体举措包括:
有效提高能源供给保障能力。加大支撑电源和电网调峰能力建设,力争到2025年全市再新增600万千瓦电力供应能力。新增电力供应以市内布局为主,重点实施煤电等容量替代和灵活性改造,推进燃气调峰电源建设,积极争取低碳清洁的市外电源。加快天然气产供储销体系建设,重点建设第二LNG站线项目,建成五号沟-崇明岛、主干管网西部复线等主干管网项目。全市天然气年供应能力超过137亿方。
加快优化重大能源设施布局。完善“5+X”市内电源布局,其中吴泾-闵行-奉贤基地逐步从煤气并重转向全为气电。推动天然气设施网源协调布局,研究推进天然气主干网从C字形向O形转变,配合上海第二LNG项目形成“7+1”多气源、多通道格局。形成南北互济的油品供应体系,航油形成“两厂三库+浦虹机场联络管”供应格局,汽柴油供应形成包括上海石化、赛科两大炼厂,金闵一线二线、白沪两大成品油管道、X个成品油库和码头等在内的“2+2+X”供应体系。
南北“两座山”转型升级
《纲要》的目标还在于引导企业和社会深入推进
节能减排、减少“能耗大户”建筑的碳排,并利用市场手段推进减排。
具体举措包括:推行能效对标达标行动,推动主要耗能产品和主要行业能效水平达到国际和国内先进水平。不断提升建筑能效等级,推广
绿色建筑设计标准。出台碳普惠总体实施方案,鼓励公众节能降碳,积极创建低碳发展实践区和
低碳社区。研究推进低碳产品认证和碳标识制度工作。推进全国碳排放
交易系统建设,进一步完善本地
碳交易市场,争取开展国家气候投融资
试点。进一步提高森林碳汇能力,探索碳捕捉等技术应用。
要深入节能减排,必须抓住工业、交通和建筑等重点领域,推行工业清洁生产、交通节能减排。
《纲要》特别提出,加大产业、交通结构调整力度,包括:
继续推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全面落实生态环境准入清单,积极推进低效产业园区转型升级、推行清洁生产和钢铁、化工、石化等重点行业绿色化改造。优先将节能环保产业做大做强,开展汽车制造、芯片制造、生物医药、电商物流等行业绿色供应链示范试点。推进绿色产品、绿色工厂、绿色园区建设,提升产业绿色化水平。加快重点区域转型。
交通领域,继续深化交通运输结构调整,完善集疏运体系,优化货运场站布局,进一步发挥水运、铁路等在对外交通运输中的作用。加大
新能源车推广力度,到2025年力争全市公交、巡游出租、邮政、环卫、公务用车等新增或更新全部选用
新能源车。
上海南北有“两座山”——南有金山、北有宝山,是上海传统的两大工业区。金山的石化、宝山的钢铁都曾是支撑整座城市乃至更大区域的重点产业,近年都面临不同程度的转型压力。金山、宝山的南北转型,已被明确提为上海“十四五”优化市域空间格局的重要组成。对于“两座山”的转型升级,《纲要》也给出明确答案:
以产业升级推动金山整体转型。全面落实“两区一堡”战略定位,坚持化工产业向精细化绿色化升级,推动金山第二工业区深度转型,发展新型显示、碳纤维等先进材料、生命健康及无人航空器等产业集群,使金山成为“上海制造”重要承载区和科创成果转化区。
以科技创新为宝山转型注入新动力。以科技创新引领区域转型再塑,依托南大、吴淞科创功能集聚区,加速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全面推进产城融合创新发展、新兴产业创新发展,使宝山成为全市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主阵地之一。推进央地协同创新和资源释放,支持宝武等提升产业科创属性,促进园区由制造为主向“制造+研发+孵化+服务”复合功能转变,推广“创新中心+产业基地”合作模式。
《规划》还提出,大力培育全社会绿色生活方式。全面推进重点领域绿色生活创建活动。大力推广节能环保低碳产品,全面推行绿色产品政府采购制度,国有企业率先执行企业绿色采购指南,鼓励其他企业自主开展绿色采购。
“十四五”时期,上海还将积极发展绿色金融,充分发挥国家绿色发展基金示范作用,促进长江经济带沿线绿色发展。丰富绿色金融产品,鼓励绿色基金、绿色信贷、
绿色债券、绿色保险等金融创新。支持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申建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积极参与国际绿色金融标准制定。
【版权声明】本网为公益类网站,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均已署名来源和作者,仅供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之用,如有侵权请权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将立即做删除处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