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中和”目标下,中国未来能源系统依靠谁?

文章来源:电网头条碳交易网2020-12-17 10:45

12月14日,第九届全球能源安全智库论坛北京召开。来自全球多家智库的专家,就我国碳中和目标下的能源系统设计与路径选择、国际能源地缘政治的新变化展开深入研讨。
今年9月,我国对国际社会庄严承诺,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在12月12日召开的气候雄心峰会上,我国再次明确了近期的量化目标,到2030年,中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将比2005年下降65%以上,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将达到25%左右。
多位专家表示,碳中和的宏伟愿景和近期目标对我国能源转型发展意义重大,对此科技界和产业界应该充满信心,共同发力科技研发和产业化,携手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能源体系。
机械工业部原部长何光远指出,碳中和目标不是一句空话,需要落地实施和兑现。凡事一定要实事求是、去伪存真、眼睛向下、务实发展,把我们这代人该做的事认真做好。我们需要以中国能源结构为基础,开展能源转型和清洁能源利用,防止不切实际的能源转型对经济发展和能源供应造成的伤害,同时应该倡导能源体系打破“围墙”,强调融合与包容导向。
中国科学院副院长、中国科学院院士张涛对《能源评论》表示,虽然我国的碳中和目标挑战很大,但一定能实现。这需要依靠科技进步,从两个方面去努力,一是降低可再生能源成本、提升其装机容量和消费占比;二是进一步降低化石能源消费占比,同时提升能源效率达到甚至高于世界平均水平。同时,还要拆掉能源体系中的“围墙”,让各能源品种有机融合,共同担当起降碳减排的重任。
中国能源研究会副理事长吴吟指出,科技将决定碳基能源的未来,科技也将重塑未来的碳基能源。为此,要尽可能减少消费碳基能源,提升碳基能源利用效率,发展相对减碳的能源利用方式,研发碳捕获利用与封存技术。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李灿认为,绿色氢能及其液态阳光是新的储能形式,可以解决可再生能源间歇性问题及弃电(风、光、水)问题,成为除(特)高压 输电之外的另一种再生能源规模化输送的途径。通过碳捕获利用与封存技术,可资源化转化利用二氧化碳,实现化学品机器液体燃料的绿色化学合成。
中国社科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能源安全与新能源研究室主任刘强表示,把碳中和的压力转变为新型能源产业技术、新能源业态发展的机遇,转变为中国经济实现产业升级的动力,是实现碳中和目标的关键。
论坛期间,中国社科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发布报告《碳中和前景下的能源转型:选择与路径——2030年碳达峰与2060年碳中和目标的未来能源系统》(简称“《报告》”),对如何上述目标进行了针对性的分析,并提出了具体的发展建议。
《报告》指出,从我国经济特点看,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不难,但是在后面30年从峰值实现碳中和难度甚大。目前的难点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我国碳基能源比例过高,且其中大半为煤炭;二是各种非碳能源实现减碳没有问题,但是没有碳中和即固碳效果;三是实现碳中和的各种技术成本居高不下,仍有待技术突破。
《报告》建议,为推动碳中和目标的实现,需要大力发展新型碳中和产业技术经济体系,重点关注工业、交通、建筑等领域的能源碳中和技术,以及农业、分布式和移动能源技术。以中国的市场规模和潜力,碳中和将成为一个万亿级的新兴产业,为中国经济转型升级提供新的增长点。
论坛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主席团、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联合主办,来自国际能源宪章、美国能源安全理事会、全球安全研究所、伦敦能源俱乐部等国际国内智库和能源行业的专家参与了会议
【版权声明】本网为公益类网站,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均已署名来源和作者,仅供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之用,如有侵权请权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将立即做删除处理(QQ:51999076)。

省区市分站:(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各省会城市碳交易所,碳市场,碳平台)

华北【北京、天津、河北石家庄保定、山西太原、内蒙】东北【黑龙江哈尔滨、吉林长春、辽宁沈阳】 华中【湖北武汉、湖南长沙、河南郑州】
华东【上海、山东济南、江苏南京、安徽合肥、江西南昌、浙江温州、福建厦门】 华南【广东广州深圳、广西南宁、海南海口】【香港,澳门,台湾】
西北【陕西西安、甘肃兰州、宁夏银川、新疆乌鲁木齐、青海西宁】西南【重庆、四川成都、贵州贵阳、云南昆明、西藏拉萨】
关于我们|商务洽谈|广告服务|免责声明 |隐私权政策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网站地图
批准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信息部 国家工商管理总局  指导单位:发改委 生态环境部 国家能源局 各地环境能源交易所
电话:13001194286
Copyright@2014 tanpaifang.com 碳排放交易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国家工信部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6041442号-7
中国碳交易QQ群: 6群碳交易—中国碳市场  5群中国碳排放交易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