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期间工业的深度绿色低碳转型具有战略性和全局性意义——《气候变化绿皮书:应对气候变化报告(2020)》指出

文章来源:气候变化绿皮书张天墨2020-12-17 10:44

  2020年11月27日,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气象局气候变化经济学模拟联合实验室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发布了第十二部气候变化绿皮书----《应对气候变化报告(2020):提升气候行动力》。
 
  绿皮书指出,绿皮书分析指出,未来,工业仍将是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和提升国际竞争力的重要领域,也仍将是中国能源消耗和温室气体排放的主要领域。工业深度的绿色低碳转型,具有战略性和全局性的意义。“十四五”期间不仅需要严格控制高耗能、高碳的重化工业过快增长,继续推进工业部门朝着绿色化、精细化、高端化、信息化和服务化转型,同时也要依托绿色制造体系建设,以工业园区、重点工业企业、重点工业产品为抓手,促进工业形成绿色、低碳、环保的发展方式,建设具有绿色低碳发展特征的工业体系,从而为中国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目标的实现做出贡献,推动国民经济继续实现长期、平稳、较快的发展。
 
  (一)建立健全工业应对气候变化政策体系
 
  形成各部门在应对气候变化领域的合力,完善工业和信息化部、生态环境部等主管部门对工业应对气候变化的组织领导。制定“十四五”期间工业应对气候变化工作方案。把应对气候变化、推动工业低碳发展作为编制相关规划的重要内容,将控制工业温室气体排放、碳排放达峰,以及促进工业低碳发展等指标纳入产业发展规划等各类规划,及重点工业行业的工作计划中。同时加强财税、金融等配套政策支持,提升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积极依托金融市场探索绿色金融等融资创新机制。
 
  (二)积极构建以低碳为特征的绿色制造体系
 
  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要加强应对气候变化工作与绿色制造体系建设等工作的配合,发挥协同效应。为进一步推进绿色制造体系示范工作的开展,还应强化对绿色制造体系的监管,对于已经获得通过国家绿色制造体系的园区、企业、产品、供应链等,应建立动态监督机制,将碳排放水平作为核心要素纳入绿色制造标准体系中,从而依托绿色制造打造绿色、低碳的工业体系。还应进一步推广典型绿色低碳发展的模式案例,强化体系对工业绿色发展的引领和带动作用等。
 
  (三)创新驱动加快先进低碳技术的研发推广和应用
 
  低碳技术创新是实现工业应对气候变化发展的关键所在。加强专项资金和金融支持力度,加快低碳技术的研究开发、示范与推广。大力推进“低碳+互联网”,充分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提升应对气候变化新动能。在传统高耗能行业,继续推广焦炉煤气制甲醇、转炉煤气制甲酸、新型干法水泥技术、水泥窑协同处置废弃物等高效绿色低碳技术。加强对二氧化碳的捕集、利用及封存技术探索,研发二氧化碳制备高附加值化学品技术、二氧化碳化学利用过程的低氢耗技术,实现二氧化碳资源化利用。
 
  (四)逐步完善重点工业行业碳核算和标准体系
 
  建立温室气体排放数据信息系统,加强工业企业温室气体排放管理。包括,加快建立符合我国工业发展水平的碳排放测算体系,建立重点用能企业温室气体排放定期报告制度,构建工业产品碳排放评价数据库。研究制定钢铁、水泥、石化等高耗能行业,产品的碳排放标准,加紧制定重点用能企业碳排放评价通则,指导和规范企业降低碳排放。
 
  (五)建立健全促进工业低碳发展的市场机制
 
  完善工业应对气候变化的市场机制,发挥碳价格的市场信号和激励作用,降低控制温室气体排放成本。探索建立碳排放自愿协议制度,在钢铁、建材等行业开展减碳自愿协议试点工作,制定减碳自愿协议管理办法和奖励措施,推动企业开展自愿减排行动。鼓励工业企业参与自愿减排交易,支持钢铁、水泥、石化、化工等行业重点企业开展碳排放交易试点
 
  (六)加强工业应对气候变化宣传培训和国际合作
 
  继续加强工业应对气候变化的国际合作。在现有工作的基础上,创新形式和手段,进行应对气候变化科学知识的普及和宣传,倡导低碳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积极开展工业领域应对气候变化专题培训,加强人才培养。积极拓展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渠道,建立资金、技术转让和人才引进等机制,构建国际合作平台,推动国际合作项目落地,有效消化、吸收国外先进的低碳技术,增强工业应对气候变化能力。
 
  (参见《气候变化绿皮书:应对气候变化报告(2020)》p238~240,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0年11月)
【版权声明】本网为公益类网站,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均已署名来源和作者,仅供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之用,如有侵权请权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将立即做删除处理(QQ:51999076)。

省区市分站:(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各省会城市碳交易所,碳市场,碳平台)

华北【北京、天津、河北石家庄保定、山西太原、内蒙】东北【黑龙江哈尔滨、吉林长春、辽宁沈阳】 华中【湖北武汉、湖南长沙、河南郑州】
华东【上海、山东济南、江苏南京、安徽合肥、江西南昌、浙江温州、福建厦门】 华南【广东广州深圳、广西南宁、海南海口】【香港,澳门,台湾】
西北【陕西西安、甘肃兰州、宁夏银川、新疆乌鲁木齐、青海西宁】西南【重庆、四川成都、贵州贵阳、云南昆明、西藏拉萨】
关于我们|商务洽谈|广告服务|免责声明 |隐私权政策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网站地图
批准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信息部 国家工商管理总局  指导单位:发改委 生态环境部 国家能源局 各地环境能源交易所
电话:13001194286
Copyright@2014 tanpaifang.com 碳排放交易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国家工信部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6041442号-7
中国碳交易QQ群: 6群碳交易—中国碳市场  5群中国碳排放交易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