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雄心勃勃的
碳中和目标备受全球瞩目。在12月1日发布的白皮书《中国加速低碳进程》中,行业研究机构彭博
新能源财经(BNEF)详细讨论了中国迈向
碳中和目标的可能路径,其中的核心是加速电气化,并加速部署零碳电源。
中国是目前世界上
碳排放量最大的国家,2018年排放量全球占比高达28%,约90%的
碳排放来自电力和热力生产、工业和交通领域。今年9月,中国首次明确宣布碳中和时间表——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由于中国的能源需求和排放量仍在上升之中,外界认为,这是一个非常有力度、有挑战性且艰巨的任务。若能实现该目标,这将成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行动中浓墨重彩的一笔。
《报告》通过两种情景来分析中国能源市场的长期发展前景。第一种情景是以经济性为基础的“经济转型情景”,结合近期市场动态、最低成本模型、消费者扩散模型和趋势分析,推演已经商业化应用的技术的后续部署和推广前景。
第二种情景是在经济转型情景结果的基础上提出的“加速转型情景”。这一情景中,2023年后公路运输、建筑和工业领域的直接电气化程度提高,且零碳电力供应更为普及,构建规模更大、更清洁化的电力系统。
加速转型情景下的中国发电结构
在加速转型情景中,到2050年,电能占终端能源消费比重的53%,其中92%的电能由光伏和风电为主的零碳电源提供,并主要通过氢燃料燃气轮机提供系统平衡。如此一来,电力行业排放量最快于2024年达峰,此后迅速下降。尽管用电需求仍不断上升,但年度碳排放量以平均每年1.5亿吨的速度下降,降低了实现2060年碳中和目标的难度。
加速转型情景未来30年内所需的新建电源投资高达7.9万亿美元,是经济转型情景所需的3.3万亿美元的两倍有余。该情景中,2050年,风电、光伏电源规模占电源总规模的74%,其中风电发电装机规模达36亿千瓦以上,光伏达到42亿千瓦。海上风电发挥的作用日益重要,到2050年规模升至7.4亿千瓦。
“只有发电排放强度快速下降的情况下,加速电气化才有助于中国实现碳中和目标。”彭博新能源财经高级分析师、报告的主要作者刘雨菁认为,中国应继续推进电力市场改革,优化可再生能源的投资环境,同时通过更清洁的创新方案来降低对煤电的需求。
报告作者们认为,中国的光伏和风电产业发展已相当成熟,继续扩大市场规模有利于产业持续发展。更重要的是,和光伏、储能和新能源汽车产业一样,在加速转型情景下,中国可以充分发挥国内市场的规模优势,在制氢电解槽等新兴技术行业领先全球。
氢燃料燃气轮机等零碳可调度电源对于电力系统加速减排至关重要。风电和光伏电源发电成本虽低,但无法确保全天候供电。通过可再生电力在电解槽中电解水,可获得便于储运的清洁氢气。
电解槽成本高昂,但过去五年中,该成本已降低40%。若能实现规模生产,成本还可能进一步下降。目前,中国是电解槽成本最低的国家。欧洲国家已经在应对疫情推出的经济刺激措施中提出大规模部署制氢电解槽的计划,在政策方面领先一步。《报告》提出,中国需要制定政策,为钢铁和水泥等脱碳困难的行业转用氢气提供支持。
《报告》认为,中国迈向碳中和目标的过程中,各关键低碳技术领域有望吸引高达数万亿美元的新增投资。光伏、风电、新能源汽车产业将发挥重要作用,而氢能产业的角色也日益关键,可为中国工业在国内和国际市场上创造新机遇。
【版权声明】本网为公益类网站,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均已署名来源和作者,仅供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之用,如有侵权请权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将立即做删除处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