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部应对气候变化司司长李高表示,截至2019年底,我国碳强度较2005年降低约48.1%,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15.3%,提前完成我国对外承诺的到2020年目标。
李高:仅2016-2019年我国节能提高能效工作的效果相当于减少二氧化
碳排放14亿吨。在建筑领域,我国
绿色建筑占城镇新建民用建筑比例已达到约60%。
新能源汽车也是一个突出的亮点,2010年以来我国
新能源汽车以年均翻一番的增速快速增长。
李高同时表示,我国可再生能源领域专利数、投资、装机和发电量连续多年稳居全球第一,风电、光伏的装机规模均占全球30%以上。横向来比,实现
碳中和愿景我们需要的时间比发达国家缩短30年左右。“十四五”期间,将全面加强应对气候变化工作,形成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的机制,从源头上推动经济结构、产业结构、能源结构的根本转型。
李高:要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来控制化石能源消费,以更大力度加大非化石能源发展的推动力度,特别是加大力度发展可再生能源,构建能够适应高比例可再生能源应用的工业。
截至今年8月,我国
试点省市
碳市场共覆盖近3000家重点排放单位,累计配额成交量约4.06亿吨二氧化碳当量,成交额约92.8亿元。
据生态环境部应对气候变化司司长李高介绍,2011年10月,国家发展改革委批准
北京、上海、天津、重庆、湖北、广东和深圳等7省市开展
碳交易试点工作。目前来看,试点范围内的碳排放总量和强度保持双降趋势,碳市场以较低社会成本控制碳排放的良好效果已经显现。李高表示,“十四五”期间将加快推进碳市场制度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在确保实现碳市场平稳运行的基础上,加快扩大市场覆盖范围,完善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体系,实现全国碳市场的平稳有效运行和健康持续发展。
【版权声明】本网为公益类网站,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均已署名来源和作者,仅供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之用,如有侵权请权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将立即做删除处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