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在积极创新环境管理方式,大力引导企业打造
绿色供应链,探索形成了
绿色供应链管理的“中国模式”。在10月22日举行的2020绿色供应链暨气候行动
论坛上,生态环境部对外合作与交流中心副总经济师陈明表示,打造绿色供应链是化危为机,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现实选择和重要抓手。
在新冠疫情背景下,中央政治局
会议于今年4月提出,将稳外贸保产业链、供应链作为“六稳六保”的工作之一。陈明认为,新的形势下各国推动经济复苏迫在眉睫,经济刺激计划纷纷出台,同时全球价值链、产业链、供应链面临重构,这些都将为供应链的绿色化进程带来新的机遇。
工信部国际经济合作中心能源资源环境研究所所长毛涛也表示,除了已经实施的《绿色制造制造企业绿色供应链管理导则》这项国标之外,至少有数十项相关标准已经出台或正在制定,涵盖机械、电子电器、汽车、光伏等重点行业。
“此外,天津、东莞、上海、深圳等地的先行先试,在绿色供应链政策标准体系构建、管理模式创新等方面,探索形成了一些可推广、可复制的做法。为引导龙头企业参与,国家还开展了绿色制造示范、绿色制造系统集成、供应链创新与应用等
试点示范项目。”陈明说。
在当天的论坛上,公众环境研究中心(IPE)发布《绿色供应链CITI指数2020:助力全球绿色复苏》报告。2020年的绿色供应链CITI指数评价前十名品牌为:C&A、Levi’s、思科、Inditex、阿迪达斯、Primark、H&M Group、太吉、耐克和New Balance。此外,今年有五家企业在供应链环境管理水平方面大幅提升,进入CITI指数20强,这五家企业分布为VF Corporation、家乐福、Kontoor Brands、优衣库和微软。
绿色供应链CITI指数由公众环境研究中心(IPE)和自然资源保护协会(NRDC)在2014年合作研发,是首个针对在华供应链环境管理表现的量化评价体系。该指数从回应公众关于生产环节污染的问责、推动供应商实现合规与整改行动、数据透明和公开等五个维度对品牌开展评估。
报告显示,虽然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初期,品牌的管理工作受到影响,但公开披露反馈说明和年度环境数据的企业数量仍有所增长。截至2020年9月,该数据已增至12600家,其中超过4700家企业已通过GCA审核验证整改有效性。
此外,54家中外品牌正在使用自动化的工具管理在华供应链的环境表现,比去年评价期间增加了46%。例如,C&A、Levi's、思科等品牌,已经将环境管理进一步向上游延伸,扩展到供应商使用的集中污水处理厂和危险废物处置商,以及物流供应商。
在与供应商合作方面,今年评价靠前的企业具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设定并公开披露
节能减排目标,推动供应商降低环境影响和温室气体排放,统计供应链资源能源消耗,污染物和温室气体排放数据,追踪目标达成进展。阿迪达斯、思科和耐克等品牌,还要求其在中国的供应商统计并公开披露年度污染物排放与转移(Pollutant Release and Transfer Registry)数据,接受利益方对供应链
节能减排成效的监督。
IPE还同步发布了“全球品牌地图”,该地图通过可视化的方式,展示了IPE评价的全球540个品牌在推动可持续发展方面的关键行动,引导利益方关注领先品牌和供应商在推动全球供应链提升环境表现方面的努力。
“全球品牌地图旨在突显领先品牌在推动供应链环境管理方面的最佳实践,以及尚未采取行动的品牌和他们之间的差距,引导金融机构和ESG投资者等利益相关者,将品牌在供应链环境管理方面的表现纳入投资决策。”IPE主任马军表示,“我们同时希望公众可以通过全球品牌地图提供的可视化数据,选择那些积极推动供应商应对环境污染和气候变化的品牌,通过消费者的绿色选择,激励品牌不断加大环境管理力度,形成可持续的绿色循环发展。”
【版权声明】本网为公益类网站,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均已署名来源和作者,仅供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之用,如有侵权请权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将立即做删除处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