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碳中和目标的中国气候路径建议
BCG测算了不同情景下,中国温室气体减排趋势。在基准情景下,截至2050年温室气体排放相较现状将降幅10%-20%,距离达成《巴黎协定》的升温控制以及中国承诺的碳中和目标还有很大差距。BCG分析表明,即刻起贯彻1.5℃路径是中国在2060年之前实现碳中和目标的必由之路。中国应力争在2050年前实现75%-85%的温室气体减排。在这一过程中,中国需要在当前计划的基础上推行更加积极的减碳举措,并努力突破现行技术与社会认知边界。
为了从根本上了解中国去
碳减排的关键抓手,BCG将中国的减碳举措分为能源结构转型、模式升级、能效提升、碳捕获与储存技术(
CCS)四大类。其中,能源结构转型的减碳影响最为显著,将贡献约70%的温室气体减排,主要由能源部门的清洁能源发电、交通部门的电动化转型带动。模式升级次之,约占温室气体减排的20%,其中工艺流程创新、可持续农业相关举措贡献主要份额。碳捕获与储存技术对减排的贡献同样不可小觑,在化石燃料无法完全清退的情况下,
CCS技术将势必推行。
在碳中和目标的指引下,能源、交通、工业、建筑、农业与土地利用五大部门需要共同努力,开启低碳转型(参阅下图)。为了实现1.5℃路径下温室气体减排目标,五大部门需要达成约60%-105%不等的减排幅度,对于部分部门来说,接近零排放级别。这意味着以果决的政策驱动、机制改革为根基,以积极有力的减排举措为抓手,推动行业的根本变革、企业的绿色转型与公众的减碳理念。比如,在能源部门中积极推进能源体制改革,促进公平竞争与技术创新。在工业部门中挖掘工艺流程创新的减碳潜力,并引导企业建立完善的节能减排监管能力。在交通、建筑部门,提升社会对交通工具电动化、炊事与热水电气化的接受程度。
为实现1.5℃路径下的减排目标,截至2050年各项举措所需累计投资为90-100万亿人民币,约占2020-2050年累计GDP的2%(参阅下图)。其中,交通部门所需投资最大,主要包括交通工具的电动化以及航空燃料的清洁转型。能源部门次之,主要由可再生能源、核能发电以及CCS技术的研发与应用拓展驱动。除此以外,工业部门的工艺流程创新、建筑部门的热泵技术、农业与土地利用部门的垃圾处理技术也将占据较大的投资份额。
本文`内-容-来-自;中_国_碳_交^易=网 tan pa i fa ng . c om
【版权声明】本网为公益类网站,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均已署名来源和作者,仅供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之用,如有侵权请权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将立即做删除处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