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发布气候变化适应战略监测报告

文章来源:全球变化研究信息中心刘燕飞2020-09-22 10:13

2020年8月,德国气候变化适应部门间工作组(Interministerial Working Groupon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发布《2019年德国气候变化适应战略监测报告》(2019 Monitoring Report on the German Strategy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介绍了自1990年以来德国的气候变化,以及气候变化影响与适应指标在健康、水资源、渔业、土壤、农业、林业、生物多样性、建筑、能源、运输、贸易、旅游业、金融服务业、空间规划与城市发展、民防等15个行动领域中的发展情况。
 
德国联邦环境、自然保护和核安全部(Federal Ministry for the Environment,Nature Conservation and Nuclear Safety)于2008年提交了《德国气候变化适应战略》(German Strategy for Adaptationto Climate Change),从联邦一级制定了适应气候变化的政策框架,确定了15个行动领域的具体措施,以降低德国社会、经济和环境的气候脆弱性。根据《德国气候变化适应战略》框架的要求,联邦政府需要每4年就德国在适应气候变化方面的进展情况进行更新,此次发布的报告为第2份气候变化适应战略监测报告。
 
 
报告的关键结论如下:
 
 
(1)热胁迫增加。2003年、2018年和2019年夏季成为德国有气象观测记录以来最炎热的夏季。1881—2018年,德国年平均气温升高了1.5 ℃。在过去几十年中,极端热浪出现增加趋势。特别是,最高温度达到30 ℃或以上的天数显著增加。基于德国全国数据,2003年,与热浪相关的死亡人数比没有热浪的情况增加了7500人。公众对高温天气影响健康的认识在增加,这体现在对预警和信息服务的采纳上。
(2)气候变暖和更加频繁的夏季干旱给用水带来不利影响。德国地下水水位数据表明,与长期年平均水平相比,低水位月份的出现频率已显著增加。特别是连续几年的降水不足导致2013—2017年地下水位降低和春季水流量减少。1960年以来的时间序列表明,德国80个河流流域的平均流量存在明显的年际波动,夏季流量平均值显著下降。2015年以来土壤水供应的困难局面仍在继续。2000—2017年,城乡规划和其他特定规划越来越多地考虑了气候变化的影响。
(3)城市地区大雨和山洪爆发引发灾害。2019年的监测报告首次纳入了住宅区暴雨事件图,以便于更准确地聚焦暴雨和山洪的脆弱性分析结果。数据显示,尽管近年来保险覆盖密度显著提高,但从德国全国范围来看仍然相对较低,即建筑保险为43%,建筑财物保险为24%。
(4)洪水和河流洪水。夏季或冬季洪水日数在时间序列上均未显示出任何明显的趋势。洪水的发展与天气状况的特定组合有关,而到目前为止,这些状况并没有系统地、有规律地或重复发生。除气候变化外,有许多其他因素的发展会影响洪水事件。
(5)海平面上升和风暴潮。2019年,北海和波罗的海海平面高度显著上升。风暴潮强度的增加主要归因于海平面上升。对于沿海地区,尤其是对于河口和沿海低洼地区,这意味着威胁逐渐增加。
(6)温度升高导致物种组成和自然发育阶段的变化。温度升高会对自然系统产生影响。与2015年监测报告相比,生长期的持续时间进一步增加。野生植物的特征发育阶段(例如春季、夏季或初秋的叶片展开、花蕾或子实体的发育)提前开始,而在深秋、秋末和冬季的特征发育阶段则推迟出现。季节性天气变化对农业既有正面影响也有负面影响,例如苹果开花较早,意味着后期霜冻损害的风险更大,这可能导致农作物歉收。即使年平均温度持续上升,冬季仍将对生态系统产生影响,鸟类群落的发展说明了这一点。自1990年以来,鸟类物种群落的组成已向嗜热物种转变。2009—2010年和2012—2013年,多次严冬对飞禽数量产生不利影响,尤其影响了从更南部气候区迁移到德国的物种。
【版权声明】本网为公益类网站,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均已署名来源和作者,仅供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之用,如有侵权请权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将立即做删除处理(QQ:51999076)。

省区市分站:(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各省会城市碳交易所,碳市场,碳平台)

华北【北京、天津、河北石家庄保定、山西太原、内蒙】东北【黑龙江哈尔滨、吉林长春、辽宁沈阳】 华中【湖北武汉、湖南长沙、河南郑州】
华东【上海、山东济南、江苏南京、安徽合肥、江西南昌、浙江温州、福建厦门】 华南【广东广州深圳、广西南宁、海南海口】【香港,澳门,台湾】
西北【陕西西安、甘肃兰州、宁夏银川、新疆乌鲁木齐、青海西宁】西南【重庆、四川成都、贵州贵阳、云南昆明、西藏拉萨】
关于我们|商务洽谈|广告服务|免责声明 |隐私权政策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网站地图
批准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信息部 国家工商管理总局  指导单位:发改委 生态环境部 国家能源局 各地环境能源交易所
电话:13001194286
Copyright@2014 tanpaifang.com 碳排放交易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国家工信部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6041442号-7
中国碳交易QQ群: 6群碳交易—中国碳市场  5群中国碳排放交易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