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生活垃圾产生量在2017年达到2.13亿吨,预计2020年将突破3亿吨,不但对环境安全构成威胁,垃圾处理过程中更会释放大量CO2、CH4和N2O,加剧全球气候变化。研究在上海垃圾分类政策实施后,对涵盖2365个家庭的普陀区
试点社区进行生活餐厨垃圾处理过程温室气体排放调查和情境分析,比较分析传统混合焚烧(情景一)、垃圾分类和现场减少餐厨垃圾(情景二)、以及垃圾分类和厌氧消化处理餐厨垃圾(情景三)之间排放差异。
研究通过物质流生命周期评价和清单分析,得出各情景的
碳排放结果,基准填埋场情景、情景一、情景二和情景三的每公斤垃圾
碳排放量分别为1.49x10-2、4.94x10-3、4.85x10-3和1.6x10-3 kgCE。51.8%的餐厨垃圾最终能确实地被分隔,而填埋场负荷在情景二和情景三下分别减少17.3%和16.5%,送往焚烧的垃圾含水量减少了13.6%,垃圾低热值增加了16.2%。研究认为厌氧消化是最适合餐厨垃圾的能源转化方法,并指出提升餐厨垃圾分隔率至60%以上对减少处理过程的净碳排放无帮助。
【版权声明】本网为公益类网站,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均已署名来源和作者,仅供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之用,如有侵权请权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将立即做删除处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