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利用二氧化碳发展富碳农业的模式
我们的调研发现,在国内至少存在与农业有关的利用二氧化碳的四种模式。
一是种植草本植物。一些地方种植草本植物吸收二氧化碳,收割草本植物生产建材以部分替代木材、塑料等。类似的做法有不少。中国富锌富硒有机茶之乡、现有35万余亩锌硒茶园的贵州凤冈县,施用碳肥收到了增产、杀虫和土地修复、增加茶叶叶绿素质量等方面的效果,碳肥生产中的干冰用于保鲜可提升锌硒茶叶质量。据测算,几十万亩茶园全生命周期每年可以固碳千万吨;如果由此产生的
碳减排量进入交易市场还可以进一步提高茶农收入。
二是发展设施农业。2014年,率先发展富碳农业的山西省,按先进的大棚温室二氧化碳单位面积每平方米35公斤施用量计算,180万亩温室大棚一年二氧化碳施用量达420亿公斤(4200万吨),相当于全省当年的碳减排任务。中电投集团在重庆合川双槐电厂投运万吨级燃煤电厂二氧化
碳捕集装置,不但验证了
碳捕集环节的有效性和低成本,还让工业排放废气变成价值不菲的商品,而捕获提纯产生液体二氧化碳的单位成本约200-300元/吨。
三是种植能源植物。在荒漠化土地或沙化土地种植能源植物,以吸收二氧化碳并提高植被覆盖率。在鄂尔多斯调研中了解到,一家企业探索出创新性利用二氧化碳的途径。由植物生长期所决定,这些植物几年后需要砍伐,砍伐下来的干物质用于生物质发电,烟囱排放的废气收集起来并净化通入水池用于螺旋藻养殖,形成荒漠化土地绿化-生物质发电-螺旋藻生产模式,不仅减少了二氧化碳排放,还增加了人类需要的营养品螺旋藻供给。
四是人工干预天气。将二氧化碳收集提纯转化为干冰,可以在北方缺水地区实施“天气的人工干预”,替代地表的远距离调水。如能在三江源的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的分水岭实施天气人工干预,可以增加黄河流域的降水量,对缓解黄河流域水资源短缺状况,保护三江源生态安全屏障及黄河流域的经济社会腾飞将起到重大作用。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 t a np ai fan g.com
【版权声明】本网为公益类网站,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均已署名来源和作者,仅供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之用,如有侵权请权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将立即做删除处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