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球是怎么形成的?这一直以来都是个谜团。关于月球起源,科学家提出了碰撞说、捕获说、分裂说和孪生说等多种假说,其中又以碰撞说最为主流。
碰撞说认为,在大约46亿年前,太阳系刚诞生之际,一颗火星大小,名为忒伊亚的天体撞上了还处于熔岩状态的地球。这次超级大碰撞导致大量物质抛射到太空,其中大部分环绕在地球周围,随后逐渐融合在一起,形成月球。
相比于其他假说,碰撞说能够很好地解释地月系诸多方面的问题。而且,科学家还创建了相关的计算机模拟,完整还原了大碰撞创生月球的场景。所以,碰撞说是目前最广为接受的月球起源理论。
然而,碰撞说并非十全十美,仍存在一些悬而未决的问题。比如,月球的挥发性物质为何没有像预期那样在大碰撞中消耗殆尽?最近的一项新发现再次将这一问题摆上台面,挑战主流月球起源理论。
在近日发布在《科学进展》杂志上的一篇
论文中,日本研究小组介绍了他们的新发现——日本月亮女神号月球轨道飞行器的探测数据表明,月球仍然存在挥发性碳,几乎整个月球表面都在超预期的排放碳元素。这绝不是太阳风和微陨石撞击带来的增量能解释的。
如果按照碰撞说,月球由忒伊亚与地球碰撞形成,那么碰撞产生的强大能量理应使月球的挥发性物质蒸发殆尽。可是,现在却发现月球仍存在挥发性碳,这意味着我们可能需要对月球起源理论做一些修正。
另外,研究人员还发现,月球表面的
碳排放并不均匀,比如玄武岩平原的排放量要比高地大。这是因为月球平原区域在太空中暴露的时间更短,挥发性碳的丰度也就相对更高。
类似的方法还可以推广到对太阳系其他天体的研究中。研究人员接下来计划对水星和火卫一的碳排放展开分析,以更好地了解它们的形成与演化情况。
【版权声明】本网为公益类网站,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均已署名来源和作者,仅供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之用,如有侵权请权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将立即做删除处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