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球仍在排放碳!新发现挑战主流月球起源理论

文章来源:三体迷碳交易网2020-05-09 16:41

月球是怎么形成的?这一直以来都是个谜团。关于月球起源,科学家提出了碰撞说、捕获说、分裂说和孪生说等多种假说,其中又以碰撞说最为主流。
 
碰撞说认为,在大约46亿年前,太阳系刚诞生之际,一颗火星大小,名为忒伊亚的天体撞上了还处于熔岩状态的地球。这次超级大碰撞导致大量物质抛射到太空,其中大部分环绕在地球周围,随后逐渐融合在一起,形成月球。
 
 
相比于其他假说,碰撞说能够很好地解释地月系诸多方面的问题。而且,科学家还创建了相关的计算机模拟,完整还原了大碰撞创生月球的场景。所以,碰撞说是目前最广为接受的月球起源理论。
 
然而,碰撞说并非十全十美,仍存在一些悬而未决的问题。比如,月球的挥发性物质为何没有像预期那样在大碰撞中消耗殆尽?最近的一项新发现再次将这一问题摆上台面,挑战主流月球起源理论。
 
在近日发布在《科学进展》杂志上的一篇论文中,日本研究小组介绍了他们的新发现——日本月亮女神号月球轨道飞行器的探测数据表明,月球仍然存在挥发性碳,几乎整个月球表面都在超预期的排放碳元素。这绝不是太阳风和微陨石撞击带来的增量能解释的。
 
 
如果按照碰撞说,月球由忒伊亚与地球碰撞形成,那么碰撞产生的强大能量理应使月球的挥发性物质蒸发殆尽。可是,现在却发现月球仍存在挥发性碳,这意味着我们可能需要对月球起源理论做一些修正。
 
另外,研究人员还发现,月球表面的碳排放并不均匀,比如玄武岩平原的排放量要比高地大。这是因为月球平原区域在太空中暴露的时间更短,挥发性碳的丰度也就相对更高。
 
类似的方法还可以推广到对太阳系其他天体的研究中。研究人员接下来计划对水星和火卫一的碳排放展开分析,以更好地了解它们的形成与演化情况。
【版权声明】本网为公益类网站,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均已署名来源和作者,仅供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之用,如有侵权请权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将立即做删除处理(QQ:51999076)。

省区市分站:(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各省会城市碳交易所,碳市场,碳平台)

华北【北京、天津、河北石家庄保定、山西太原、内蒙】东北【黑龙江哈尔滨、吉林长春、辽宁沈阳】 华中【湖北武汉、湖南长沙、河南郑州】
华东【上海、山东济南、江苏南京、安徽合肥、江西南昌、浙江温州、福建厦门】 华南【广东广州深圳、广西南宁、海南海口】【香港,澳门,台湾】
西北【陕西西安、甘肃兰州、宁夏银川、新疆乌鲁木齐、青海西宁】西南【重庆、四川成都、贵州贵阳、云南昆明、西藏拉萨】
关于我们|商务洽谈|广告服务|免责声明 |隐私权政策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网站地图
批准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信息部 国家工商管理总局  指导单位:发改委 生态环境部 国家能源局 各地环境能源交易所
电话:13001194286
Copyright@2014 tanpaifang.com 碳排放交易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国家工信部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6041442号-7
中国碳交易QQ群: 6群碳交易—中国碳市场  5群中国碳排放交易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