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气候变化的五大误解

文章来源:山谷清溪Mark Maslin2020-04-29 15:27

气候变化科学已经产生了150年,这个学科可能是现代科学中被检验得最多的领域。但是,在过去的30年间,能源工业,政治说客以及其其他一些人不断地提出对这门科学的怀疑——毫无凭据的怀疑。据最近的估计,世界最大的五家油气公司,每年花费2亿美元游说立法机构,推迟或者阻止应对气候变化政策出台。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 t a np ai fan g.c om

这种有组织的和精心策划的气候变化否定论造成了减少全球温室气体排放方面缺乏进展——现在已经到了全球气候危机的地步。当气候变化否定论者使用一些迷惑人的花招来遮蔽气候变化的科学结论,普通人会发现,很难雾里看花。这些花招,往最好的方向说是假新闻,往坏的方向说简直就是谎言。以下是五种常见的花招以及如何利用真的科学破解这些花招的指南。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 ta np ai fan g.com

  1. 气候变化不过是自然循环的一部分

地球的气候的确一直在变化,但是古气候学告我们,工业革命以来的150年间的全球温度变化是指数式的,而这绝不可能是自然现象。模拟研究预测,未来的增温可能是最近500万年的地质历史中前所未见的。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 ta np ai fan g.com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_碳0排0放^交-易=网 ta n pa i fa ng . co m

过去6500万年的全球温度以及未来的温度变化(与我们排放的温室气体的量有关)Burke et al 2018

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 t a np ai f an g.com

自然变化的说法还有一个证据,即认为地球的气候正从一个冷的阶段即小冰期(1300-1850AD)中恢复,而我们现在的温度跟中世纪暖期(900-1300AD)的温度一样。但是问题在于,无论是小冰期或中世纪暖期都是局部的气候改变,仅仅影响了西北欧、美国东部、格陵兰和冰岛。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tan pai fang . com

一项对700个气候记录的研究显示,在过去的2000年中,全球气候往同一个方向变化,也就是过去的150年间。其中98%的地球表面都在变暖。

夲呅內傛莱源亍:ф啯碳*排*放^鲛*易-網 τā ńpāīfāńɡ.cōm

  1. 全球变暖是因为太阳黑子或宇宙射线

太阳黑子是太阳表面的风暴。黑子的出现会同时产生强烈的磁场活动,也可以同时出现太阳耀斑。太阳黑子的确有能力改变地球气候,但是,从1978年开始科学家利用人造卫星上的传感器记录了从太阳发出抵达地球的能量值。结果显示,并没有上升的趋势,所以太阳黑子并非造成最近气候变化的原因。 禸*嫆唻@洎:狆國湠棑倣茭昜蛧 τāńpāīfāńɡ.cōm

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tan pai fang . com

全球地表温度变化曲线(红色),和1880年以来每平米地表所吸收的太阳能量(瓦)变化图。NASA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 t a np ai fan g.c om

星系宇宙射线(GCR)是一种源于太阳系外的高能辐射,甚至可能是从遥远的其他星系来的。曾有人认为,宇宙射线可以有助于形成云。所以如果抵达球的宇宙射线减少,就会导致云量减少,从而反射回宇宙空间的太阳能就减少了,地球就变暖了。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tan pai fang . com

但是这个假说有两个问题。首先,科学证据显示GCR对于形成云其效率不高。第二,过去的50年中,GCR其实是增加的,在最近几年甚至到了破纪录的程度。如果这个假说是对的,那么GCR应该造成地球变冷,这与事实相反。

禸嫆@唻洎:狆國湠棑倣茭昜蛧 τāńpāīfāńɡ.cōm

  1. CO2占大气的量很少——不可能有很高的增温效应

这是试图在打常理牌,但却是完全错误的。1856年,美国科学家Eunice Newton Foote做了一个实验。他用一个气泵、一个充入CO2、一个充入普通空气的两个玻璃管,以及四个温度计组成了一个装置,放到太阳底下。结果显示,装了CO2的玻璃管吸收了更多的热,比另一个充填了普通空气的玻璃管降温更慢。在实验室和野外重复进行了多次相同的实验,一次又一次地验证了CO2的温室效应。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 ta np ai fan g.com

至于“按照常理”中尺度的说法,即某样东西非常小的部分不会对其产生多大影响,很容易被证伪。只需要0.1克的氰化物就能杀死一个成年人,而那仅仅是你体重的0.0001%。虽然CO2仅仅占空气的0.04%,但引起的温室效应很强烈,而尽管氮气占78%,却并不活跃。 本`文@内-容-来-自;中_国_碳排0放_交-易=网 t an pa ifa ng . c om

  1. 科学家操纵了所有的数据就为了制造温度增加的假象

这是一个谎言也是一种阴谋论,是攻击气候科学家可信度的廉价招数。几千名分布于全世界100多个国家的科学家全都操纵数据是不可能的。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tan pai fang . c o m

科学家们总是在修正数据。例如因为测量温度的方法发生了改变,我们必须修订历史上的温度记录。1856-1941年之间,大部分的海洋的温度测量是在甲板对用桶打上来的海水进行的。即使这样,数据也是不一致的,因为打水的桶可能是木头的、帆布的;船也有蒸汽船或者帆船,甲板高度不一样,因此当把桶从海面提升到甲板上的过程中,因为蒸发而冷却的程度是不一样的。所以,从1941年起,大部分温度测量是对引擎吸入的海水进行的——这样就没有因蒸发而产生冷却的效应了。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tan pai fang. com

我们也应该考虑到,随着城市的发展,很多气象站以前在郊区,现在都是在城市里了,而城市温度会比周围的郊区高出许多。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 ta np ai fan g.com

如果我们不对原始测量数据进行修正,那么过去150年间的温度升高会比实际观察到的1℃更严重。 夲呅內傛莱源亍:ф啯碳*排*放^鲛*易-網 τā ńpāīfāńɡ.cōm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 t a np ai fan g.com

五个独立的国际科学家组织所重建的全球温度变化曲线NASA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tan pai fang . com

  1. 气候模型不可信而且对二氧化碳太过于敏感

这是对模型如何工作的错误理解,也是对未来气候变化预测研究可信度的一种淡化。气候模型有很多很多种,有的针对一个特定的机制,如云的形成,有的则是用来预测未来气候变化的总体环流模型(GCM)。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 t a np ai fan g.com

在20多个国际研究中心的研究团队中,有世界上最聪明的人在构造和运行这些换流模型,这些模型包括了几百万条代码,代表了我们对气候系统的最新了解。通过历史记录、古气候数据以及如大型火山喷发这样的单独的气候事件,这些模型被持续地进行检验,保证了这种模型的预测是及其准确的 夲呅內傛莱源亍:ф啯碳*排*放^鲛*易-網 τā ńpāīfāńɡ.cōm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网-tan pai fang . com

气候模型对1970年以来的全球温度的重建,灰色块是其范围,均值是黑色线条,其他线条是NOAA,NASA,HadCRUT,Cowtan and Way, 以及的Berkeley Earth的实际观察记录。 夲呅內傛莱源亍:ф啯碳*排*放^鲛*易-網 τā ńpāīfāńɡ.cōm

没有任何一个模型被认为是绝对正确的,因为全球气候系统是非常复杂的。但是已经有了这么多不同的模型,其重建结果也都独立地进行了修正,这就意味着如果这些模型之间是互相吻合的,那么我们有信心认为结果是准确的。考虑了所有气候模型所预测的范围之后我们知道,如果二氧化碳升高两倍,全球气候会升高2~4.5℃,平均3.1℃。所有模型都显示,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加会导致严重的暖化。尽管模型的复杂性极大地增加了,过去三十年间所预测的暖化的程度一直都非常相似。这说明气候模型的预测结果是强有力的科学结论。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tan pai fang . c o m

把我们所知道的所有关于影响气候的因素的科学知识都综合在一起,即把自然(例如太阳、火山、臭氧)和人为(温室气体排放、土地利用改变)所导致的升温和降温因素都考虑在内,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过去150年间的温度变化100%是由人类活动引起。 夲呅內傛莱源亍:ф啯碳*排*放^鲛*易-網 τā ńpāīfāńɡ.cōm

本`文@内-容-来-自;中_国_碳排0放_交-易=网 t an pa ifa ng . c om

从1850年以来自然和人为因素对全球温度的影响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网-tan pai fang . com

总之,没有科学证据支持气候变化否定论。由联合国建立的政府间气候变化委员会(IPCC)公开透明地进行了有关气候变化的科学总结,提交了六条气候变化的直接证据。现在,极端天气已经变得越来越频繁,也许并不需要科学家来告诉人们气候在变化了——人们可以亲眼看到气候变化,也可亲身感受到气候变化。

本*文@内-容-来-自;中_国_碳^排-放*交-易^网 t an pa i fa ng . c om

【版权声明】本网为公益类网站,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均已署名来源和作者,仅供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之用,如有侵权请权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将立即做删除处理(QQ:51999076)。

省区市分站:(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各省会城市碳交易所,碳市场,碳平台)

华北【北京、天津、河北石家庄保定、山西太原、内蒙】东北【黑龙江哈尔滨、吉林长春、辽宁沈阳】 华中【湖北武汉、湖南长沙、河南郑州】
华东【上海、山东济南、江苏南京、安徽合肥、江西南昌、浙江温州、福建厦门】 华南【广东广州深圳、广西南宁、海南海口】【香港,澳门,台湾】
西北【陕西西安、甘肃兰州、宁夏银川、新疆乌鲁木齐、青海西宁】西南【重庆、四川成都、贵州贵阳、云南昆明、西藏拉萨】
关于我们|商务洽谈|广告服务|免责声明 |隐私权政策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网站地图
批准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信息部 国家工商管理总局  指导单位:发改委 生态环境部 国家能源局 各地环境能源交易所
电话:13001194286
Copyright@2014 tanpaifang.com 碳排放交易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国家工信部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6041442号-7
中国碳交易QQ群: 6群碳交易—中国碳市场  5群中国碳排放交易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