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脱贫攻坚的最后阶段。福建原有23个省级贫困县,大部分省级贫困县已经摘帽。至2019年底,政和、连城、柘荣达到摘帽脱贫指标,宁化摘帽退出的各项指标基本完成,周宁、明溪处在脱贫攻坚关键阶段。为了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全面落实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的工作要求,日前我省出台了《积极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十九条措施》,聚焦老区苏区脱贫奔小康,积极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对脱贫攻坚的影响,确保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老区苏区贫困县要发挥当地优势,对照这十九条措施,找准方向精准施策、精准发力,精准开展扶贫工作。
老区苏区贫困地区最大的优势就是生态优势。目前刚刚达到脱贫指标和尚未脱贫的贫困县全部处在山区,被评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或“省级生态县”。老区苏区贫困县是我省森林覆盖率最高的地方,平均都在76%左右,甚至超过80%。一方面,依托丰富的生态资源,这些老区苏区贫困县形成了各自的优势
绿色品牌。另一方面,我省苏区老区贫困县的独特山区地理风貌和优异空气质量为发展
绿色生态旅游奠定了基础,不仅具有各种特色景点,而且负氧离子含量高,其中武平县为福建首个“中国天然氧吧”。绿色生态产业可以延伸出一条完整的产业链条,融合一二三产业,包含了上中下游各个行业。从基础农产品种植采摘、禽畜生态养殖、农机农肥、现代化深加工、包装、仓储、物流运输、线上线下销售,到生态文化旅游、康养保健、文宣演艺,再到基础设施建设、道路交通、水利电力、网络通信、金融信贷等,都属于绿色生态产业的延伸链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要“接续推进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统筹纳入乡村振兴战略,建立长短结合、标本兼治的体制机制”。因此,老区苏区要充分利用好“十九条措施”,不仅要在“三保障”上下更大功夫,而且要抓住绿色生态优势,探索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增强“造血功能”,促进绿色生态产业链条细化深化,克服疫情对经济的冲击,力争全部摘帽脱贫,真正实现全面脱贫不返贫,顺利衔接乡村振兴目标。
“十九条措施”在以下三方面,有利于苏区老区绿色生态产业发展:
首先,加大产业扶贫方面,支持发展产业项目、增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贫能力、促进农产品产销衔接等措施,为绿色生态产业的产业链延伸奠定了基础,有利于推动绿色生态产业拓宽现行业态。
一是促进绿色生态产业企业与贫困农户的项目对接。一方面对贫困户发展的种养项目给予补贴,另一方面用优惠的贷款利率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尽快复工复产,推出与贫困户建立利益联结关系等政策,保障企业有资金优先收购贫困户的农产品,解决贫困户的产品销路,带动贫困户发展生产和稳定增收。
二是促进农业企业转化生态农产品形式,发展深加工,避免因为疫情滞销而浪费。可以将农产品采取制作酵素、干化、萃取等深加工方式,制作罐头、蜜饯、点心、日用品等,解决水果、蔬菜、鲜花的保鲜期问题,进一步提高产品的经济效益。
三是促进快递业实现村村通,帮助农产品产销衔接。快递企业可以将服务延伸到贫困村,为农产品销售提速,并租用乡村旅游经营场所的闲置资源,作为快递仓储转运点,为农户增加租金收入,减少乡村旅游业在疫情期的损失。
四是促进康养产业发展,激活乡村旅游业。乡村旅游项目往往是当地作为乡村振兴战略发动当地农户合作投资经营的项目,受疫情影响面临巨大压力,将造成当地农民亏损。疫情使得人们更加注重空气清新和肺部健康,苏区老区拥有优质生态环境,负氧离子含量高,将成为今后发展健康旅游的最大潜力点。以旅游经济为支柱的贫困地区,提倡发展康养旅游,分级分类,以自驾型、分散型、康养型旅游为主打。改变传统营销模式,尽快为自驾型、康养型旅游做好充分准备,整修道路、增加康养设施、培训康养保健人才、增加理疗菜品,吸引游客错峰入住疗养,避免周末客流密集造成的聚集性安全问题,提高回头率,保障稳定的营业收入。
五是促进道路、电力、网络等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新形势下,快递业、自驾游、康养产业等将快速发展,需要便利的道路和网络提供保障。苏区老区贫困县财政收入受疫情影响,既定项目开工不足,影响当地财政收入,连锁影响基础设施建设,无力进行补短板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要由省级统筹资金,进一步拓宽道路增加安全性,提升行车速度;提高贫困村网络速度,降低费率。
其次,在支持贫困人口务工就业方面,通过推出加强就业指导服务、帮助就地就近就业、增设公益就业岗位等措施,为贫困人口从事绿色生态产业提供保障。
一是多渠道促进贫困人口就业。当地企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扶贫车间吸纳贫困人口就业给予一次性补助的政策,组织动员贫困群众参与工程项目建设等措施,既有利于绿色生态产业的相关产业链企业,以及道路、电力、网络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缓解疫情期间因外地务工人员不足影响复工复产的问题,又有利于当地贫困人口就业增收。也可以鼓励赋闲在家的贫困户参与快递服务的村级业务,让他们可以在家门口就业,解决当地农户因疫情影响无法外出打工或当地乡村旅游项目无法经营等造成的就业困难。通过岗位补贴,新增设一批保洁环卫、生态管护、乡村建设、防疫消杀等乡村公益性岗位,既可以安置贫困劳动力就业,又可以加大贫困地区改善公共卫生环境和村容村貌、加强生态保护、完善乡村综合治理,为发展绿色生态产业、建设美丽乡村、发展乡村旅游、实现乡村振兴奠定环境基础。
二是加大培训力度。可以针对绿色生态产业所需要的技术技能进行细化培训,确保贫困人口学到一技之长,能够从事绿色生态产业的相关工作。推广绿色生态种植、加工技术培训,使农户家庭生产项目的产品符合相应的绿色生态标准,提高产品的市场价值。加大力度对农户进行线上销售培训,改变乡村产品经营模式,支持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推进线上线下一体销售,提高网络销售比重,整合各地资源,用好用足农村电商示范县政策。对贫困户进行卫生康养知识培训,为发展康养旅游项目做好技术和人才准备。
最后,深化挂钩帮扶工作,推出强化部门挂钩帮扶、持续深化对口扶贫协作、落实干部挂钩帮扶责任等措施,为绿色生态产业发展牵线搭桥。通过挂钩帮扶,整合一切社会力量,帮助挂钩的县、乡、村解决实际问题,协作发展绿色生态产业,推动脱贫攻坚。要注意建立统筹协调解决全省扶贫需求的
平台,充分发挥驻村干部、机关下沉一线干部的作用,努力为贫困村争取各种资源。推进山海合作,帮助老区苏区协调政府职能部门、银行、龙头企业、社会组织、行业协会、合作社等各方面资源,强化产业合作、人才帮扶,积极进行绿色生态产业招商引资。进一步搭建城乡互动桥梁,扩大内需,做好向城市居民宣传推广本省、本地区贫困地区生态农产品的工作,倡议机关企事业单位人员、市民积极购买。
(作者为福建社会科学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副研究员)
【版权声明】本网为公益类网站,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均已署名来源和作者,仅供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之用,如有侵权请权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将立即做删除处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