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审视人类与环境的关系,详细盘点应对气候变化的76种方法

文章来源:关注森林网碳交易网2020-04-14 13:10

在全球抗击新冠肺炎的紧急时刻,虽然病毒的最终来源尚无定论,但这场“全球大流行”的疫情已经足以让我们再次审视人类与病毒、人类与环境的关系。
  随着温室气体水平持续上升,全球持续变暖,各种极端天气频发。据世界气象组织统计,过去10年是有记录以来最热的10年。气候变化不仅造成了冰川消退、海平面上升、海洋升温和酸化,还对人类健康、粮食安全等带来严重影响。
  为了人类和地球的未来,减少碳排放势在必行。正如联合国秘书长安东尼奥·古特雷斯近期所表达的“我们需要所有国家证明,我们能够在本10年的基础上实现45%的减排并在本世纪中叶实现净零排放。我们知道,这是将全球升温控制在1.5摄氏度以内的唯一途径。”
  美国非营利组织Project Drawdown最近发布了《Drawdown Review 2020》报告,提出了多种可实施解决方案,以降低全球碳排放,并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该组织成立于2014年,致力于利用现有的技术解决方案,阻止全球温室气体上升,并逐步减少温室气体。
  根据该报告数据,目前全球温室气体主要来自六个方面:电力生产(25%)、粮食、农业与土地使用(24%)、工业(21%)、交通运输(14%)、建筑(6%)和其它与能源相关的排放(10%)。
  在排放的温室气体中,大约59%的气体会滞留在大气中,陆地植物可以吸收约24%,海洋吸收约17%,因此,保护陆地和海洋可以有效吸收空气中的温室气体。
  因此,该报告从减少碳排放、优化碳吸收和促进社会福祉三个方面提出了76种解决方案,并解释了可实施的详细路径,及其相应可减少的碳排放量。
  一、减少碳排放:将碳排放量降为0
  在减少碳排放方面,报告着重分析了电力、食品/农业、工业、交通运输和建筑这五大行业,并给出了各行业适用的减排方法。
  1.电力行业
  从效率、能源生产和电网系统等方向入手,给出减排方法,预计到2050年,减少或封存的二氧化碳总当量将达到200.6—441.1Gt(1Gt=10亿公吨碳)。
  2.粮食、农业和土地利用减排
  从优化饮食结构和解决浪费、保护生态系统,以及转变农业生产方式等方向入手,给出减排方法,预计到2050年,减少或封存的二氧化碳总当量将达到204.2—273.9Gt(1Gt=10亿公吨碳)。
  3.工业
  从改善材料、废物利用和制冷剂管理等方向入手,给出减排方法,预计到2050年,减少或封存的二氧化碳总当量将达到128.7—143.7Gt(1Gt=10亿公吨碳)。
  4.交通运输
  从替代品、提高效率和电动车等方向入手,给出减排方法,预计到2050年,减少或封存的二氧化碳总当量将达到58.0—97.4Gt(1Gt=10亿公吨碳)。
  5.建筑
  从提高效率、转换能源和制冷剂管理等方向入手,给出减排方法,预计到2050年,减少或封存的二氧化碳总当量将达到73.7—141.2Gt(1Gt=10亿公吨碳)。
  二、碳吸收:提升自然界的碳循环
  在碳吸收和碳隔离方面,报告从土地固碳、沿海与海洋固碳、技术固碳等方面,给出适用的减排方法。
  1.土地固碳
  从解决浪费和饮食问题、保护生态系统、转变农业生产方式、退化土地使用等方向入手,给出减排方法,预计到2050年,减少或封存的二氧化碳总当量将达到243.1—387.8Gt(1Gt=10亿公吨碳)。
  2.沿海和海洋固碳
  主要从保护和恢复生态系统入手,给出减排方法,预计到2050年,减少或封存的二氧化碳总当量将达到1.1—1.5Gt(1Gt=10亿公吨碳)。
  3.技术固碳
  主要从清除并储存碳入手,主要讨论了生物炭的减排效果,预计到2050年,减少或封存的二氧化碳总当量将达到2.2—4.4Gt(1Gt=10亿公吨碳)。
  三、社会福祉:促进人人平等
  气候变化和社会系统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而这种联系常常容易被忽视。因此,社会福祉方面旨在确保公民权利和促进平等的举措有助于对气候变化产生连带效益。
  四、基于应对方案的10大关键分析
  基于各种气候应对解决方案,报告给出了10大关键分析:
  1.如果推行现有的气候解决方案,到2040年代中期,或直到2060年代就可以达到“Drawdown点”,也就是大气中温室气体停止上升并开始稳步下降。
  2.气候解决方案是一个相互联系的系统,我们需要共同实施所有解决方案。
  3.除了解决温室气体以外,气候解决方案还可以创造“共同利益”,建立一个更美好、更公平的世界。
  4.气候变化解决方案具有经济可行性,节省的价值远远超过投入的成本。
  5.化石燃料产生全球三分之二的集热排放,而大多数气候解决方案都可减少或替代化石燃料的使用。
  6.若无法同时达到零排放和支持大自然固碳的目标,那么就无法实现下降。
  7.食物浪费、饮食结构、化学制剂、森林恢复、人口与教育等方案都是效果非常好,但容易被忽视的方法,因此我们需要扩大视野。
  8.政策、资本、文化等因素的融合可以扩大解决方案的应用规模、速度和范围。
  9.气候危机要求全球社会和经济进行系统化、结构性的变化,所有个体和机构都可以参与推进气候解决方案。
  10.应对气候变化需要巨大的投入、协作和独创性,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将可能性变为现实。
 
【版权声明】本网为公益类网站,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均已署名来源和作者,仅供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之用,如有侵权请权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将立即做删除处理(QQ:51999076)。

省区市分站:(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各省会城市碳交易所,碳市场,碳平台)

华北【北京、天津、河北石家庄保定、山西太原、内蒙】东北【黑龙江哈尔滨、吉林长春、辽宁沈阳】 华中【湖北武汉、湖南长沙、河南郑州】
华东【上海、山东济南、江苏南京、安徽合肥、江西南昌、浙江温州、福建厦门】 华南【广东广州深圳、广西南宁、海南海口】【香港,澳门,台湾】
西北【陕西西安、甘肃兰州、宁夏银川、新疆乌鲁木齐、青海西宁】西南【重庆、四川成都、贵州贵阳、云南昆明、西藏拉萨】
关于我们|商务洽谈|广告服务|免责声明 |隐私权政策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网站地图
批准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信息部 国家工商管理总局  指导单位:发改委 生态环境部 国家能源局 各地环境能源交易所
电话:13001194286
Copyright@2014 tanpaifang.com 碳排放交易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国家工信部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6041442号-7
中国碳交易QQ群: 6群碳交易—中国碳市场  5群中国碳排放交易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