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碳排放的历史与现状

文章来源:未知碳交易网2020-04-12 10:49

《中国碳排放的历史与现状》从气候系统稳定和社会发展双重需求的视角,对我国历史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及化石燃料消费引起的碳排放量进行了国际对比分析,并从生产和需求关联的角度,分析了当前我国在生产、消费和国际贸易等方面所产生的碳排放,评估了我国对全球碳排放的责任、未来碳排放需求和减排潜力,提供了相应对策建议。《中国碳排放的历史与现状》可供全球变化、地学、能源和环境经济等领域的研究人员、管理者和学生参考。
 
前言
第1章 全球气候变化与碳排放
1.1 气候变化的科学认识与政治共识
1.2 人类活动影响下的全球碳循环过程
1.3 碳排放责任认定与排放权分配
1.4 气候系统稳定目标下的碳排放空间
1.5 富裕生活水平的人均基本生存碳排放需求
主要参考文献
第2章 中国碳排放的历史演变
2.1 过去300年土地利用与土地覆被变化引起的碳排放
2.2 1900年以来化石燃料消费引起的碳排放
2.3 碳排放历史的国际对比
2.4 主要结论
主要参考文献
第3章 中国的产业活动与碳排放
3.1 中国产业结构的演变
3.2 能源消费与碳排放的影响要素评价
3.3 我国工业能源活动碳排放的因素分解
3.4 中国的主要高耗能与高排放部门生产链
3.5 国内产业碳排放的区域差异
主要参考文献
第4章 中国城乡居民消费碳排放
4.1 我国居民生活用能碳排放测算与分析
4.2 我国居民消费品载能碳排放测算与分析
4.3 西部欠发达地区农村居民碳排放的案例研究
主要参考文献
第5章 中国进出口贸易中的隐含碳排放
5.1 中国进出口贸易发展概况
5.2 中国进出口贸易碳排放的变化
5.3 国际产业分工对中国国际贸易碳排放的影响
主要参考文献
第6章 中国减排的途径与潜力
6.1 未来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碳排放需求
6.2 影响减排的各个方面
6.3 实现我国2020年减排目标的主要路径及其减排潜力
6.4 36项全民节能减排行为及其减排潜力
6.5 主要经济体减排温室气体途径及其启示
主要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本书中若干单位和系数的换算
附录2 人均累积碳历史排放的两种计算方法
附录3 部门分类的合并对比表
附录4 36项全民节能减排行为的单体效益与全国总体效益
【版权声明】本网为公益类网站,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均已署名来源和作者,仅供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之用,如有侵权请权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将立即做删除处理(QQ:51999076)。

省区市分站:(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各省会城市碳交易所,碳市场,碳平台)

华北【北京、天津、河北石家庄保定、山西太原、内蒙】东北【黑龙江哈尔滨、吉林长春、辽宁沈阳】 华中【湖北武汉、湖南长沙、河南郑州】
华东【上海、山东济南、江苏南京、安徽合肥、江西南昌、浙江温州、福建厦门】 华南【广东广州深圳、广西南宁、海南海口】【香港,澳门,台湾】
西北【陕西西安、甘肃兰州、宁夏银川、新疆乌鲁木齐、青海西宁】西南【重庆、四川成都、贵州贵阳、云南昆明、西藏拉萨】
关于我们|商务洽谈|广告服务|免责声明 |隐私权政策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网站地图
批准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信息部 国家工商管理总局  指导单位:发改委 生态环境部 国家能源局 各地环境能源交易所
电话:13001194286
Copyright@2014 tanpaifang.com 碳排放交易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国家工信部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6041442号-7
中国碳交易QQ群: 6群碳交易—中国碳市场  5群中国碳排放交易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