乍眼看去,“经济”似乎很难跟环境保护联系起来,相反,人类的经济活动:生产和消费,还会大量消耗自然资源, 并可能会对土壤、水、空气造成污染。
事实上,在经济学中,经济增长和环境保护经常存在着矛盾。尤其是在企业层面的微观经济学中,问题尤为突出。尽管随着全社会环保意识的日益增强,践行环保理念的企业市场前景良好,但是,这也仅仅适用于环保措施直接体现在产品上的情形,例如循环再生纸。而只要是关于降低生产过程中的污染排放的措施,通常会引起制造成本的上升,对应的结果是,消费者为这样的环保措施买单的意愿降低。
但是,经济活动背后的思考方式,真的也和环保理念水火不容吗?显然,答案是否定的。宏观经济学的基本任务在于尽最大可能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在这种思考方式下,干净的水、清新的空气、优美的环境,也能像生产过程中使用的自然资源那样为人们带来实际的效用,并能够节省其他生产要素(人力和资本)。所以,对于环境资源,也可以采取经济学手段实现最优配置,从而让社会福利最大化。
首先,我们应当清晰地认识到,环保措施尽管可能会引起成本的上升,但也会为全社会带来效用。例如,对于化工厂、煤电站安装脱硫设备会提高生产成本、发电成本,降低了空气作为二氧化硫容纳介质的效用,并进一步拉低了生产率。但与此同时,环境资源在生产中的使用效用的降低,提高了它在消费中的效用,即,呼吸的空气质量上升。
此外,我们应该走出这样的认识误区:环境经济学的目的是实现环境污染的最小化。事实并非如此。在目前的经济、技术条件下,环境经济学是为了在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中找到最优的平衡点。在通行的经济学理论中,随着某种商品产量的上升,它的边际收益(指增加一单位产品的销售所增加的收益,即最后一单位产品的售出所取得的收益)会一直下降。这种商品会一直生产,直到边际收益刚好覆盖边际成本(厂商每增加一单位产量所增加的成本)为止。因为当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时,如果再多销售一单位产品并不增加企业的利润。由于边际收益递减,再增加产品的销售量可能反而会使边际收益小于边际成本使企业的利润减少。环境经济学的做法跟这个相似:在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中找到最优的平衡点上,“环境污染”逐渐下降的“边际收益”刚好等于逐渐上升的“边际损失”。
“环境污染”的“收益”在于,向环境空气中排放污染物,会降低生产成本,从而节省其他的生产要素,例如人力资源等。而环境污染造成的损失也是各式各样的,水体污染,动植物物种多样性的降低,对人类健康造成威胁,如可能会诱发癌症,等等。众多后果中,最能引发全世界共同讨论的莫过于
碳排放引发的全球气候变暖、温室效应了。随着各项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各国陆续出台了相关政策法规,从法律、行政、经济等各方面来解决环境污染问题。其中重要的一条手段是,将某些环境资源视为稀缺的商品,以排污权、排放证书等方式进行交易,达到实现环境资源最优配置的目的,实现解决环境污染问题的目标。
在我国,环境经济正在兴起,其中
碳市场,一个巨大金融交易市场正在慢慢成型。目前,已启动8个
碳交易市场,并于2017年1月启动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实施碳排放权交易制度。政府通过总量控制,向企业发放碳排放权配额,规定企业的二氧化碳排放上限额度,要求企业对其温室气体排放实行总量管理和减排,并对超出配额的排放设立罚则。涉及的企业包括电力、水泥、电解铝等工商行业,可见市场规模巨大。
【版权声明】本网为公益类网站,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均已署名来源和作者,仅供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之用,如有侵权请权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将立即做删除处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