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德低碳交通合作项目—中国
绿色低碳交通发展路线图与情景分析”项目启动
为进一步加强中德两国在绿色交通领域合作,在交通运输部综合规划司、运输服务司及德国环境部的共同支持下,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交通发展研究中心与德国国际合作机构(GIZ)近日在贵州大厦联合召开“中德低碳交通合作项目—中国绿色低碳交通发展路线图与情景分析”项目启动研讨会。
“中国绿色低碳交通发展路线图与情景分析”项目是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与德国研究机构合作的又一项重要工作,当前我国交通运输行业正积极采取行动推进绿色低碳发展,但从构建绿色交通发展政策体系的视角仍然缺乏数据精确、可行度高的科学理论研究支撑,迫切需要开展系统科学的数据库构建与政策建模研究,支撑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绿色交通发展政策体系。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 t a np ai fan g.com
会上,交通运输部综合规划司节能环保处杨建刚副处长、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王先进副院长以及德国合作机构交通、能源与城镇化办公室主任金彩尔作为嘉宾分别发表了与会致词。随后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战略处主任刘强、GIZ交通与气候变化
专家DanielBongardt、德国IFEU能源与环境研究所交通
专家HinrichHelms、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麦文隽博士以及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交通发展研究中心郭杰博士分别就中德两国绿色低碳交通与应对气候变化政策和发展路线的有关内容进行了主题演讲。
会议还邀请了来自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研究所、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的专家代表,
北京、山东、辽宁、广东、河南等地方交通运输主管部门的负责人和来自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
北京理工大学等高校科研机构的研究人员参与研讨。与会代表一致认为能源环境问题是21世纪全球共同面临的挑战,在肯定了项目组对于中国交通运输能耗与
碳排放需求情景分析的技术路线图后,就我国交通运输行业能耗与排放的影响因素和德国交通运输能源转型及应对气候变化经验展开了热烈讨论,并分享了自己作为监管方或者研究方的思考建议和实践经验。各方一致认为项目的开展对于中国交通运输行业能源转型和国际气候变化谈判有重要的决策参考作用。
【版权声明】本网为公益类网站,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均已署名来源和作者,仅供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之用,如有侵权请权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将立即做删除处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