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变化对粮食作物生产的影响

文章来源:中国气象报碳交易网2019-12-22 10:43

在气温总体上升、降水总体增加的情况下,气候变化将对中国的粮食作物产生怎样的影响?“就气候变化对中国农业的不利影响而言,一方面,气候变化引起降水时空差异加剧,使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导致洪涝和干旱频繁发生,部分农区的水资源匮乏可能加剧,高温热害加重;另一方面,极端农业气象灾害事件频发也将导致农业病虫害加剧,使得粮食作物产量降低。”周广胜说。以夏玉米为例,1971年至2000年中国夏玉米种植的最适宜区面积平均为3624万公顷,如果全球升温达到1.5℃阈值,在低、中、高三种排放情景下,中国夏玉米种植的气候最适宜区面积将变成368万、528万、499万公顷,较1971年至2000年的平均值分别缩减了90%、85%和86%。“如果只考虑气候因素的影响,未来升温将不利于中国夏玉米生产,尤其是2.0℃温升阈值时不利影响更为严重,未来有必要根据气候条件调整种植布局。”周广胜说。此外,气候变化使得气象灾害加剧,导致高温、干旱、强降水等极端天气气候事件与病虫害频发,且来势早、强度大,并有加剧的趋势,致使农业生产脆弱性增加,粮食生产面临的风险加大。例如,单季稻热害在21世纪前期、中期和后期均呈增加趋势;未来玉米主要受干旱影响,导致玉米减产率大于30%的重度灾害发生面积约占中国玉米主产区总面积的35%;北方麦区冬小麦干旱发生概率平均为42%-47%,其中拔节-抽雄期和灌浆-成熟期干旱发生概率大于40%的区域分别占主产区总面积的96%和75%左右。当然,一些地区的农业也可能受益。例如,部分高寒地区(如东北地区和青藏河谷等)由于热量资源增加引起作物潜在生育期延长,有利于晚熟作物的生长。此外,气候变暖引起的冰川融水增加使塔河等流域径流量增加,从而有利于西北干旱区绿洲农业的发展。虽然气候变化已经对中国农业生产造成了不利影响,但我们仍可通过采取有效措施缓解这种不利影响,甚至将不利影响转变为有效的资源充分利用。这就需要采取因地制宜、因气候制宜的对策措施,包括调整作物播种期,充分利用气候资源、合理避减灾害;选育高产优质抗逆性强的作物品种,科学应对气候变暖与病虫害加剧的影响;推广农业节水栽培模式,科学应对农业干旱;调整种植区域与品种类型,主要粮食生产向气候适宜区适度集中等。
【版权声明】本网为公益类网站,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均已署名来源和作者,仅供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之用,如有侵权请权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将立即做删除处理(QQ:51999076)。

省区市分站:(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各省会城市碳交易所,碳市场,碳平台)

华北【北京、天津、河北石家庄保定、山西太原、内蒙】东北【黑龙江哈尔滨、吉林长春、辽宁沈阳】 华中【湖北武汉、湖南长沙、河南郑州】
华东【上海、山东济南、江苏南京、安徽合肥、江西南昌、浙江温州、福建厦门】 华南【广东广州深圳、广西南宁、海南海口】【香港,澳门,台湾】
西北【陕西西安、甘肃兰州、宁夏银川、新疆乌鲁木齐、青海西宁】西南【重庆、四川成都、贵州贵阳、云南昆明、西藏拉萨】
关于我们|商务洽谈|广告服务|免责声明 |隐私权政策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网站地图
批准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信息部 国家工商管理总局  指导单位:发改委 生态环境部 国家能源局 各地环境能源交易所
电话:13001194286
Copyright@2014 tanpaifang.com 碳排放交易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国家工信部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6041442号-7
中国碳交易QQ群: 6群碳交易—中国碳市场  5群中国碳排放交易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