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管理不规范。一方面,企业ESG数据披露不完整,将ESG数据隐藏在费用数据进行披露(如耗电、耗水量隐藏在财务信息中),碳信息、气候变化等ESG指标披露缺失。另一方面,企业ESG数据披露非标准化,同一企业每年披露标准不一,无统一框架,如数据名称、统计口径等未统一,计算公式与方法、参数来源等未进行说明。
中国光大银行《2018年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排放物数据部分为“规范性数据披露”作出了良好示例。数据披露首先说明统计口径“包含中国光大银行总行及境内以及分行机关”,其次在批注中对计算公式与方法做出了详细说明,如“温室气体核算按二氧化碳当量呈列,并根据中国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刊发的《2015 中国区域电网基准线排放因子》及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刊发的《2006 年 IPCC 国家温室气体清单指南》进行核算”。
数据无价值和混淆。比起数据缺失和不披露数据,还有一种情况更为隐蔽,但对公众和投资者的误导危害更大,就是披露的数据以偏概全、夸大及混淆。首先,企业ESG数据披露以偏概全,未涵盖企业合并财务报告所辖主体,却不加说明,投资者无法完整衡量企业的ESG绩效。如浦发银行社会责任报告中仅给出少量数据。交通银行在2018年企业社会责任报告中环境部分的数据披露范围为“总部即总行在上海的五个办公场所,分别为陆家嘴(交银大厦)、张江、虹桥锦明大厦、高科和漕河泾”。
其次,企业披露数据统计夸大,投资者和企业之间信息不对称。例如上市公司按证券交易所要求披露了“帮助建档立卡贫困户脱贫人数”信息时,将“脱贫人数”夸大为“受益人数”,只列最大保障金额不列示投入成本。碧桂园等上市公司曾在ESG信息披露中将“董事长或高管的个人捐赠”和“上市公司捐赠”不加区分说明,这是不合理的。
【版权声明】本网为公益类网站,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均已署名来源和作者,仅供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之用,如有侵权请权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将立即做删除处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