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日,《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正式实施;8月初,广州发布《深化生活垃圾分类处理三年行动计划》;8月中旬,内蒙古全面启动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今年下半年以来,“垃圾分类”成为全国各地共同的“热词”,越来越多的企业也开始涉足该领域。不过,到目前为止,大部分企业似乎尚未找到有效的商业模式,一二级市场投资者对其也兴趣不大。在此背景下,如何以
绿色金融理念解决垃圾分类产业可持续发展问题值得关注。
湿垃圾产业投资缺口大
“垃圾分类工作持续推进,成为环保领域的焦点,环保行业的投资主题基本都围绕城市的垃圾一体化处理。”瑞银证券中国公用事业、
新能源及环保行业分析师刘帅对《上海金融报》记者指出,“根据规划,到2025年,全国地级以上的城市要全部强制实施垃圾分类,将对环保行业产生非常大的影响。”
“垃圾此前并非没有分类,只是没有按湿垃圾和干垃圾分类。”刘帅表示,“垃圾在后端处理时,如果干湿垃圾混合焚烧,一方面会降低焚烧效率,影响热值,还会产生一些燃烧的副产品如二恶英等。另一方面,焚烧过后的炉渣也很难处理,如果填埋则会影响环境,对土壤和食物链都会有影响。”
“因此,通过垃圾干湿分离,将干垃圾进行焚烧和填埋处理,湿垃圾做生化处理,发展为沼气或者其他副产品,既可以消化湿垃圾,也能对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值得关注的是,垃圾干湿分类处理,还能产生一定的增益效应,如将碳通过生化处理后固定到土壤中,可以增加土壤肥力,同时产生沼气进行发电,提供能源。”刘帅进一步指出。
但刘帅也坦言,湿垃圾的处理设施面临较大缺口。“目前国内每年垃圾生产总量约4亿吨左右,其中,湿垃圾达1.6亿吨左右,初步统计,湿垃圾处置缺口在20%以上。”刘帅表示,“同时,目前湿垃圾处置企业非常分散,最大的几家均是区域性公司,产能与超过1亿吨的需求相比差距很大。”
“过去五六年,全社会愈发关注环保问题。每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环保等绿色产业的发展均受到极大重视。”上海东恺投资总经理吴明义对《上海金融报》记者表示,“但目前来看,包括垃圾处理在内的环保产业规模与国内人口、环保需求规模相较,匹配度不高,仍需要包括政策、资金等各方面的支持。”
“与以往相比,目前干湿垃圾分类政策的最大特点是‘强制性’,为确保实施效果,一定要在盈利能力和机制上有支撑,使得市场愿意投资这些产业。随着今后政策扶持力度增大,会有更多企业愿意跨区域扩产、整合,并发展出一些大企业。但由于目前湿垃圾处理的效率较低、技术也不够先进,因此该领域距离领军企业的‘诞生’还比较远。”刘帅表示。
“同时,湿垃圾处置的盈利模式需要进一步理顺。目前干垃圾焚烧模式已较为健全,包括垃圾发电、垃圾处置、按照发电的补贴收费等。但湿垃圾处置还没有形成一套健全的收益模式,相关企业均处于亏损状态。当然,随着整体规模效应显现和技术水平提升,相关企业的盈利能力有望随之提高。目前来看,湿垃圾处理的单位投资成本较高,每吨需要80万元左右。而一线企业的垃圾焚烧设施投资成本基本为60万元/吨。相较而言,实现规模化后,湿垃圾处理的单位投资至少可以下降三分之一。”刘帅进一步称。
值得关注的是,虽然垃圾分类概念颇为火热,但在一二级市场上,资金却兴趣不大。“中国的垃圾分类工作开始得确实较晚。随着政府进一步推进垃圾分类,产业发展迎来机会,但在二级市场上,目前热度仍然有限,处于不温不火的状态,一级市场的表现则更为保守。”吴明义表示。
“对于垃圾处理企业而言,环境成本和盈利能力存在矛盾。”上海双隆投资公司总经理、投研总监马俊对《上海金融报》记者指出,“低环境危害对应高成本,如果没有持续的财政补贴,企业很难保持正常运营。因此,垃圾处理企业目前的股权投资吸引力不大,可以考虑进行债权投资。二级市场方面,垃圾处理属于公共事业类别,以稳定著称。长期的债务投资是合理的,但对小体量资金没有太大意义。”
“就干垃圾处理企业而言,未来业绩仍有发展空间,但也要防范相关风险。”刘帅表示,“目前,干垃圾的焚烧电价补贴非常优惠,但其他发电方式的电价都在下降,长期看,垃圾焚烧的电价也会逐渐下行。不过,该过程会比较缓慢,对于当前的领军企业影响有限。”
绿色金融有待探索
鉴于当前相关企业在盈利可持续性方面的不确定性,市场对垃圾分类产业“风口”是否会昙花一现心存疑虑。因此,金融业可通过哪些工具和手段支持产业可持续发展引起关注。
“国内现在已有比较成熟的
绿色债券发行机制,即通过将环境成本计入债券收益率的方式,允许、鼓励垃圾分类产业链相关企业使用
绿色债券进行融资。”马俊指出,“在债券融资方面,国外的相关经验有很多,股票市场的相关经验虽然较少,但近些年兴起的将社会责任纳入指数编制考量范围等做法,已展示了大家对于保护环境的探索。”
“与国外先进水平相较,国内对干湿垃圾的处理目前仍存在差距。”刘帅指出,“以干垃圾为例,国外以焚烧为主,国内仍以填埋为主。数据显示,发达国家80%以上的干垃圾是焚烧处理。中国只有35%是焚烧处理。今后,可借鉴西方干垃圾处理经验。根据目前规划,2020年末大概有50多万吨的处置量,目前已有35万吨的处置量,还有15万吨至20万吨的增量将在今明两年陆续落地,预计到‘十四五’末,焚烧处理占比将达60%以上。”
“不过,在湿垃圾分类处理方面,国外目前并没有特别多经验可借鉴,国内还需根据自身特点采取合适的方案。”刘帅表示,“同时,由于烹饪方式不同,国内的湿垃圾和海外也存在本质区别,使得整套处理方案或者标准都要由我们自己制定。”
“目前,海外与垃圾处理等相关的绿色金融的发展已比较成熟,同时营利性较好。对我国而言,在市场发展初期,更多需要加大政策扶植力度。”吴明义指出,“目前,虽然监管部门对绿色债券发行有鼓励政策,但绿色债券的总体规模并不高,全社会对绿色产业的投入仍不多。同时,在对绿色产业扶植的配套推进方面,股市、债市、商品市场等仍存发展空间。更重要的是,要有一个社会整体认同的产业标准。”
【版权声明】本网为公益类网站,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均已署名来源和作者,仅供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之用,如有侵权请权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将立即做删除处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