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是控排企业还是刚入碳圈的新人,接触
碳盘查和
碳核查两个概念时,总会混淆,更有甚者将
碳盘查说成碳排查。下面小编就带大家简单了解一下这两个概念的区别吧。
碳盘查是以政府、企业等为单位计算其在社会和生产活动中各环节直接或者间接排放的温室气体,也可称作编制温室气体排放清单。一般来说,碳盘查时需要计算排放的温室气体主要是《京都议定书》中要求的六种温室气体:二氧化碳、甲烷、氧化亚氮、氢氟碳化合物、全氟碳化合物和六氟化硫。由于这六种温室气体产生的温室效应的强弱各不相同,习惯上人们以二氧化碳作为参照气体,把气体气体产生的温室效应折算成同样温室效应的二氧化碳的量,然后进行统计。
碳核查是由具有公信力的第三方对企业的碳盘查报告进行审核并出具核查报告或声明的过程即是碳核查。
核算对象不完全相同。虽均是产生温室气体排放的企业,但碳盘查的企业范围更广,只要有温室气体排放,无论排放量多少,均可以纳入碳盘查的工作范围。但碳核查的对象仅指纳入国家要求控排和
碳交易的企业,即2013至2018年任一年温室气体排放量达2.6万吨二氧化碳当量(综合能源消费约1万吨标准煤)及以上的企业或者其他经济组织。
工作时间不同。碳盘查是企业的自主行为,企业可以在任何时间委托咨询机构对其某一时间段内的
碳排放情况进行核算,提出整改意见。但碳核查是企业的被动行为,政府根据自身的工作需求,在指定的时间委派具有资质和公信力的第三方完成指定发电时间段的碳核查工作,包括企业组织边界内
碳排放源的识别、数据收集、核算、查漏补缺、澄清和报告等一系列碳核查工作。也就是说主导对象不同,碳盘查的主导对象是企业,企业有权决定如何开展碳盘查的相关工作。但是碳核查的主导对象,大可说是国家相关主管部门,也可说是发改委委派的第三方主导碳核查的具体工作,企业只能积极配合相关工作。
工作目的不同。碳盘查的主要目的是企业基于自身生产和发展的考虑,摸清自身的排放水平,进行相应整改,达到国家政策要求,挖掘
节能减排潜力,甚至在能力建设完备的情况下进行碳资产的运作。碳核查是由专业的第三方协助完成控排企业的摸底核算工作,以帮助国家掌握大数据情况,为全国
碳市场的建设提供数据和决策支撑,为实现国家
碳减排目标打好基础。
再说说预核查工作,由咨询机构指导控排企业完成的核查前准备工作,时间设置在临近正式碳核查之前,落实碳盘查结束后的整改要求,并根据政府和第三方提出的最新核查要求,准备符合要求的核查材料和排放报告。
归根结底,碳盘查是企业的主动自愿并由自己支配的内审行为,碳盘查的结果只对企业内部负责并公开。预核查也是企业主导,但是只为碳核查服务,针对性更强。碳核查相当于由外部驱动力主导的企业配合的外审行为,企业必须对外发布经核查和确认无误后的碳排放结果申明。
【版权声明】本网为公益类网站,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均已署名来源和作者,仅供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之用,如有侵权请权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将立即做删除处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