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中国地域辽阔,气候多样,不同区域的地理环境、气候特征、经济发展水平等差异显著,气候变化对各区域影响的重点也有所不同。气候变化对我国七大区域的影响程度不同,重点领域不同,越是生态环境脆弱的地区影响越是显著。气候变化对不同区域影响概括如下:
华北地区:
近50年气候暖干化趋势明显,加剧了华北地区水资源紧张态势,引起浅层地下水位不断下降。气候变暖使得热量增加从而影响该地区的农业产量及布局,冻害发生的频率和强度减弱。未来气候变化对华北地区农业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对大田作物而言,由于温度升高,加速了土壤水分得蒸发,加剧华北区域旱情的发展;品种将发生很大的改变,冬性小麦将被半冬性小麦品种替代;高耗水的作物种植面缩小,节水、高效的种植模式和技术将迅速得到普及;农业灌溉方式将会发生重大化,传统的大水漫灌将由于水资源的缺乏和成本增加而逐渐被淘汰,取而代之的是喷、滴灌等节水灌溉方式。
东北地区:
近几十年来,由于气候变暖,东北地区的湿地正面临着巨大的威胁。如从1955-1999年,三江平原大部分地区的降水平均以每年20-25mm的速度减少,致使许多湿地干涸,湿地生态系统严重退化。20世纪70年代冻土呈明显的退化趋势,如大兴安岭的阿尔木一带,以往多年冻土最大季节融化深度只有50-70厘米,而到90年代季节融化深度增加到了近1米左右,20厘米以上土层地温升高了
0.8℃。气候变暖是造成大兴安岭地区多年冻土自南向北区域性退化的最主要原因。另外,位于小兴安岭低洼谷地的岛状冻土也已开始融化或消失。在CO2加倍条件下,东北阔叶红松林的气候适宜区面积大幅度缩小,最适宜分布区大幅度北移,适宜区减少幅度在20%-35%之间。东北落叶阔叶树将取代目前小兴安岭、长白山的红松和大兴安岭的兴安落叶松成为东北森林主要树种,而针叶林将在地带性森林中占很小的比重,阔叶树中蒙古栎将可能成为最主要的树种。
东北地区热量资源的增加是粮食产量大幅增加的主要因素。吉林省的玉米品种熟期较以前延长7-10天。气候变暖使东北地区热量资源增加,预计到2030年,冬小麦的安全种植北线将移至通辽一双辽一四平一抚顺一宽一线。到2050年移至鲁北—通榆—长岭—集安一安图一延吉一线,东北地区的冬小麦适种面积将逐步扩大到辽南乃至东北地区的南部,包括辽宁的大部、吉林东南部,使中国冬小麦的安全种植北界可能由日前的长城一线北进大约3个纬度。利用GISS模式输出的C02加倍条件下,东北的辽宁省除东部部分山区外,其余地方均可以实现一年两熟,辽南一些地区甚至可以实现冬小麦和早熟玉米或水稻的复种。
西北地区:
气候变暖使冰川出现退缩现象。20世纪60年代以来,西北地区冰川面积减少了1400平方公里,其平均变化率约为4.9%,估计雪线上升30-60米。在过去40年,天山冰川区约有22%的冰川体积渐渐失。乌鲁木齐河源l号冰川一直处于后退状态,从1962年开始的30年内,冰川退缩了140米。气温升高将使西北地区各种水体的蒸发量加大,农业灌溉用水、生态用水及生活用水的用水量及比例增大,各地水资源总量基本呈减少趋势。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湖泊均呈萎缩状态,有的甚至干涸(表2.2)。
未来的气候变化可提高复种指数,但蒸发增大,如果降水量不明显增加,则干旱化趋势可能加强,灌溉水资源日益短缺,可能出现农业生产的不稳定性、产量波动增大的趋势。气温升高可提高草地生产力,延长放牧时期,但水分严重不足的地区,气温升高、蒸发增加将导致产草量下降。草甸草场载畜量随着气温升高而增加,典型草原和荒漠草原载畜量随降水量增加而增加。气候变暖将会使农牧交错区南扩,草原面积增加,但由于农交错区是潜在的沙漠化地区,在气候变化作用下,新的交错区如不加保护,也有可能变成沙漠化地区。
未来50年雪线将因气候变暖而上升,冰川融水量因冰川面积减少而减少,对灌溉农业不利。这意味着气候变暖可能加速西北地区环境恶化进程,农牧交错区可能成为沙漠化最严重的地区。估计到2050年西北地区冰川面积将减少27.2%。随着气候变暖,高山季节性积雪持续时间将缩短,春季大范围积雪提前消融,积雪量将较大幅度减少。气候变暖将加剧水资源的不稳定性与供需矛盾。预计2030年宁夏、甘肃、青海、新疆等省的人均径流量将减少,减少幅度为20%-40%。如果不加大水利设施建设,气候变化对西北地区水资源系统的负面影响将加大。
华东地区:
近50多年华东地区夏季降水量增加十分明显,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汛期长江下游干流高潮位连续偏高,持续时间亦明显偏长,加剧了洪涝灾害,对华东地区社会经济造成严重影响。由于气候变暖,华东地区秋季光温条件改善,长江三角洲不少地区的晚稻由籼稻改成粳稻,改进了晚稻种植品种,充分利用了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有利一面。气候变暖常伴随热浪发生频率及强度的增加,导致华东地区心血管、脑血管及呼吸系统等疾病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增加,夏季持续高温使用电量不断增长,严重影响区域能源安全。
在未来台风和梅雨期降水量增加的影响下,华东地区更容易出现洪涝灾害,发生百年一遇甚至千年一遇洪水的可能性增大,洪涝、台风及其引发的风暴潮灾害的影响将加剧。海平面上升会使华东沿海地区脆弱性进一步增大,加剧海岸侵蚀,沿海沿江被围垦的农田将逐步淹没,江湖水位上升和蓄洪排涝能力将减弱。
此外,全球增暖会使长江三角洲地区极端高温事件发生概率增加,这些对华东沿海地区生态系统及经济社会的影响不容低估。气候变暖将使长江下游棉花种植最适宜和适宜区的面积进一步缩小;茶区和柑橘的北界将向北进一步扩展,双季稻北界有可能北移,有利于提高水稻复种指数。
华中地区:
气候变化引华中地区洪涝灾害加剧,湿地面积不断减小,气候变化还使得该地区适宜于钉螺和血吸虫生长的时期在过去几十年中有不同程度的延长,血吸虫病爆发几率增大。在C02倍增情景下,华中地区双季早稻比目前气候条件下减产10%-15%,双季晚稻减产为10%-30%。长江中下游的水稻产量与目前气候条件下相比平均减产幅度早稻为3.7%,中稻为10.5%,晚稻为10.4%。气候变暖将使低温天气出现的频率减少,高温天气出现的频率增加。早稻、晚稻和一季稻低温天气出现的频率分别减少4.9%,9.9%和15.8%,这将缓解或消除低温天气对水稻的危害。而高温天气出现的频率将增加,对水稻生产构成较大威胁。若品种和播种、移栽期不变,一季稻和晚稻的减产幅度大于早稻。由于气温升高,一年中害虫繁殖代数也因此而增加,某些害虫的虫口将呈指数增加,造成农田多次受害的几率增高。气候变暖后,黏虫发生世代均将在原来的基础上增殖1-2代。
华南地区:
气候变化使得登陆华南热带气旋个数减少,强度增大,登陆时间偏早,移动路径复杂。南部沿海海平面升幅较大,而北部沿海升幅较小;沿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中,海南、广东沿海海平面上升幅度最大。根据2010年中国海平面公报,南海沿海海平面年平均上升速率为2.5毫米,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沿海海平面年平均上升速率分别为3.1毫米和1.7毫米。气候变化特别是长期的人为破坏还引起华南地区红树林和珊瑚礁生态系统严重退化,2000年以来的调查资料表明,海南、广西、台湾、香港等海域均发现了不同程度的珊瑚白化和死亡现象。气候变化伴随大规模城市化叠加作用,使得珠三角城市群灾害加剧,用水安全风险加大。
在全球气温上升1.5-4.0℃时,红树林生产力有所提高,红树林分布向北扩展,气温升高2℃后,红树林分布区可从现在的福建省福鼎市向北扩展2.5个纬度到达浙江省嵊县附近,引种分布北界可能到达杭州湾。珊瑚难以在30℃以上的海
水中生存,如果海温升高2-3℃,就会对珊瑚产生严重的后果。
西南地区:
气候变化引起西南地区干旱、洪涝灾害频次增多,程度加重,山地灾害的发生呈现出点多、面广、规模大、成灾快、暴发频率高、延续时间长等特点,该地区山地灾害占全国同类灾害的30%-40%以上。气候变化还造成西南地区生物多样性减少,生态系统退化,岩溶石漠化呈现加剧的趋势。
在未来气温升高、降雨增多的湿暖气候背景下,以滑坡泥石流为主山地灾害活动的强度和规模加大、发生频率增高、活动范围扩大、损失更为严重的发展趋势。在未来50年内,大雨到暴雨次数和强度可能增大,会直接导致水土流失的增强;在西藏的阿里和那曲地区,大风日数略有增多,从侵蚀环境和侵蚀营力特点考虑,西藏水土流失的潜在危险性可能会加大。年降水量分配不均,容易出现最大最小月径流相差悬殊,使旅游用水紧张,也使一些以水体为主的旅游景点暂时消失。1993年和1994年,黄果树瀑布曾两次断流,均为瀑布上游的水资源严重短缺所致。气候变暖将改变植被和野生物种的组成、结构和生物量,使森林分布格局发生变化,进而影响到自然景观和旅游资源;气候变暖对雪上和冰上旅游项目会造成损失;气候变暖将使冰川、冻土融化速度加快,进而影响到河流的径流量。西南地区的大部分山岳冰川目前已处于退缩状态。
【版权声明】本网为公益类网站,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均已署名来源和作者,仅供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之用,如有侵权请权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将立即做删除处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