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上海宝碳CEO朱伟卿:全国碳市场启动在即,如何谋求先发优势

文章来源:一鸣网娄玉强2017-07-21 00:29

  一鸣网特别报道(娄玉强):在司空见惯的汽车、零售和教育等市场之外还存在一个巨大的碳市场。2011年,全球碳交易市场规模达1760亿美元,对应的碳交易量为102.8亿吨CO2当量。尽管近年全球交易规模大幅回落,但仍有500亿美元左右的规模,截至2017年上半年,全球范围内碳交易和碳税体系总市值为520亿美元。据联合国和世界银行预测,碳市场有望超过石油市场成为世界第一大市场。
 
专访上海宝碳CEO朱伟卿:全国碳市场启动在即,如何谋求先发优势
 
  在国内,自2014年6月全国7个试点碳交易市场全部启动迄今,3年的推进时间里我国碳交易市场正由“试点先行”向“全面建设”方向迈进。作为2017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工作之一,全国统一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启动在即。2016年11月1日,联合国气候变化马拉喀什会议举行前夕,国家发改委发布了《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2016年度报告》;不仅如此,习近平主席还在联合国的会议上宣布,2017年中国将要启动全国的碳市场。如今,各项准备工作已进入冲刺阶段。
 
  上海宝碳新能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海宝碳)将主要业务覆盖了气候变化和涉碳两大领域,是专注于企业碳资产开发、管理及碳交易,碳金融等的专业公司,立足中国碳市场,布局碳金融和全球碳市场。从2010年11月成立到2017年全国碳市场的启动在即,公司业务也由最初的侧重于合同能源管理服务转变到为国内外碳市场参与方提供全方位服务,满足其履约及资产保增值和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需求。
 
碳市场交易流程(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
碳市场交易流程(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
 
  碳市场是由人为规定而形成的市场,碳资产管理的重要内容是碳配额碳配额是政府发放的配额,授权控排企业排放的CO2(政府信用)量或者指按规定必须完成的温室气体减排指标。由此,企业必须持有相等或多过排放量的配额数量,通过设置行业的碳排放量的上限,对纳入排放交易体系的企业分配一定数量的排放许可权。企业能将剩余的排放权出售,以获取利润;反之,超过排放配额的企业就必须到市场上购买排放权,否则将会受到重罚。
 
上海宝碳董事长兼CEO——朱伟卿
上海宝碳董事长兼CEO——朱伟卿
 
  董事长兼CEO朱伟卿告诉一鸣网:“碳资产管理在我国是一个新兴行业,行业本身处于成长期,碳资产管理不仅能提高控排企业的管理效率,而且还能减少控排企业运营成本并增加盈利,帮助控排企业实现低碳化,能够以较小的成本获得更大的收益。上海宝碳在其中发挥的作用是全方位的,致力于做低碳价值创造者,已经成为规模最大,实力最强,业绩最好的碳减排领域的专业服务公司之一。”
 
  具体而言,上海宝碳在以下四个方面发挥价值。1、帮助企业建立完善的碳排放管理体系,实现顺利履约;2、帮助企业进行碳信息披露以应对政策及市场风险;3、帮助企业整合、优化资源,盘活碳资产;4、合理碳资产管理及节能融资支持,为企业带来有效增值。
 
  上海宝碳的重点服务对象为被强制性减排的排放实体和一些为了实现碳中和,履行自身社会责任的企业。对他们的服务上海宝碳主要围绕两点进行:一是为控排企业实施碳资产管理,以降低控排企业的履约成本;二是在进行碳资产管理的同时帮助企业制定短期、中期、长期的减排目标和经营目标,在减碳的同时实现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从2010年注册成立迄今,上海宝碳已经服务了上千家客户,包括华润电力、申能集团等等。
 
  上海宝碳在碳金融方面也发力显著,在2014年推出了国内首单CCER质押贷款之后,便先后成立国内首个投资于CCER的碳信托和国内最大规模投资于CCER的碳基金。接下来,上海宝碳还谋求碳资产理财产品和碳资产证券化产品的推行。
 
  在朱伟卿看来,碳资产类似于股票是一个标准化的可交易的金融产品,采取金融的方式只是进行碳资产管理有效手段之一。碳市场的建立是用经济手段促进温室气体减排。碳市场提供减排激励,将促进企业把碳排放成本纳入经营决策,降低运营成本,促进排放权益的优化配置,实现高效益减排;促进低碳技术与清洁能源投资,利用抵消机制、碳收益为减排项目提供支持;碳排放权益具有资产属性,便于引入金融工具,提升市场效率。
 
  随着今年全国碳市场的启动,未来是机遇与挑战并存。朱伟卿表示,由于中国碳交易市场的规模和体量,欧洲和美国等高度关注中国碳市场。通过初步估算,目前如果只纳入电力、水泥、电解铝三个行业,启动阶段配额规模将达到50亿吨CO2排放,市值约1500亿元(在起步阶段,会跟目前试点阶段30元/吨左右的价格有一定关联性和联动性,具有参考价值。),仅市场规模就相当于欧洲碳市场的2.5倍。
 
  全球低碳转型跟新一轮的结构调整与经济竞争息息相关。朱伟卿表示,碳市场调整是经济增长的动力,“十三五”国家温室气体控制方案中明确“将建立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作为促进减排的重要抓手”。就企业来说,不参与碳市场中,将丧失竞争力甚至淘汰出局。
【版权声明】本网为公益类网站,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均已署名来源和作者,仅供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之用,如有侵权请权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将立即做删除处理(QQ:51999076)。

省区市分站:(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各省会城市碳交易所,碳市场,碳平台)

华北【北京、天津、河北石家庄保定、山西太原、内蒙】东北【黑龙江哈尔滨、吉林长春、辽宁沈阳】 华中【湖北武汉、湖南长沙、河南郑州】
华东【上海、山东济南、江苏南京、安徽合肥、江西南昌、浙江温州、福建厦门】 华南【广东广州深圳、广西南宁、海南海口】【香港,澳门,台湾】
西北【陕西西安、甘肃兰州、宁夏银川、新疆乌鲁木齐、青海西宁】西南【重庆、四川成都、贵州贵阳、云南昆明、西藏拉萨】
关于我们|商务洽谈|广告服务|免责声明 |隐私权政策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网站地图
批准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信息部 国家工商管理总局  指导单位:发改委 生态环境部 国家能源局 各地环境能源交易所
电话:13001194286
Copyright@2014 tanpaifang.com 碳排放交易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国家工信部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6041442号-7
中国碳交易QQ群: 6群碳交易—中国碳市场  5群中国碳排放交易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