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悉,上述 “能源总量控制方案”“碳强度方案”“柔性总量控制方案”“行业先进水平方案”以及“企业自愿协议方案”均存在各自的优缺点。比较这些方案有利于我们选择中国当前碳排放机制的最优路径。 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 t a np ai f an g.com
(一)“能源总量控制方案”。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tan pai fang . c o m
相关政策日趋明朗及能源统计核算体系相对完整是“能源总量控制方案”的突出优点。从能源量转换到碳排放量采用的碳排放因子的不确定性是采用该方案的薄弱之处。
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 t a npai fa ng.com
我国控制能源消费总量的政策已经明朗。无论在国家政策层面,还是在地方政策层面,逐步控制能源消费总量已经达到初步的共识。这为下一步在全国范围内推行能源消费总量控制打下了基础。 禸嫆@唻洎:狆國湠棑倣茭昜蛧 τāńpāīfāńɡ.cōm
能源消费的统计核算体系相对完善,为估算碳排放总量奠定了基础。且由能源消费总量转换成碳排放总量已经有了国际统一的计算标准。目前由能源消费总量转换成碳排放总量普遍采用的方法,是根据IPCC提供的不同燃料的排放因子进行核算的。
能源总量控制方案在操作上可能会受我国能源管理体制的影响,目前我国能源管理体制尚未理顺,一次能源消费总量控制涉及到对煤炭、石油、天然气、水电等能源品种的消费量控制,其中又与电力消费密切关联,而目前我国的煤电体制也有待理顺,这些固有的体制问题会对该方案的具体操作带来一些不利影响。 内-容-来-自;中_国_碳_0排放¥交-易=网 t an pa i fa ng . c om
碳排放因子的不确定性有可能影响该方案的测算。IPCC提供的燃料排放因子只是个区间值,中国的燃料是否能够采用这种因子需要进一步讨论,中国不同产地的煤炭的热值千差万别,热值的不同决定了煤炭排放因子的不同,排放因子的不确定性有可能影响该方案测算的精度。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tan pai fang. com
(二)“碳强度方案”。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tan pai fang . c o m
易于操作和易于理解是碳强度方案的最大优点,然而GDP预测的不确定性是采用该方案的最大障碍。 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tan p a i fang . com
碳强度方案根据碳强度下降目标,在GDP能够顺利预测的情况下,无疑是一种便于操作和便于理解的设置碳排放总量的方案,然而GDP的预测说来容易,实施却很困难。一个相对完善、准确的预测结构需要事先做大量的数据采集、统计分析、情景选择、政策评估和模型调试工作。GDP总量预测的参数涉及到经济增长速度、经济周期、GDP统计方法、资产价格的变动等重要参数,这些参数的变化趋势本身就面临着内在不确定性,必然影响到GDP预测的准确性,从而影响碳排放总量的科学设置。 本*文@内-容-来-自;中_国_碳^排-放*交-易^网 t an pa i fa ng . c om
(三)“柔性总量控制方案”。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tan pai fang. com
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促进先进技术改造、尽可能降低企业成本是该方案的最大优点,然而采用统一的技术标准抑制了企业技术创新的活力,同时这种方案在某种程度有可能刺激碳排放的增加。
“柔性总量控制”方案从时间尺度考虑了原有企业和新进入企业之间的区别,强调通过提高技术标准来限制新进入企业的排放标准,目前这种方案和国家正在推行的节能减排政策密切吻合,其实质是逐渐优化产业的技术结构,以一种相对温和的方式为企业提供一定的缓冲时间。然而,规定新进入企业采用某种技术标准,这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企业对技术的自主选择,不利于激发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力;同时,较高的技术水平有可能促进投资,随着投资规模的不断扩大,可能导致温室气体排放量增加,这种反弹效应有可能存在。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网-tan pai fang . com
(四)“行业先进水平方案”。
直接治理主要碳排放源是该方案的优点,难以恰当选择减排基准线是该方案面临的最大挑战。基于行业先进水平测算的是局部温室气体总量,并且国际上减排基准线的设置还没有统一的方法。这种方法便于在单个企业减排中采纳,目前还难以在全国范围内普遍采纳。该方法最大的缺陷是对不同产品、不同生产过程很难执行同一个技术标准,这样,技术标准的选取就过于复杂,有的行业甚至涉及上百种标准,这将为统计核算带来了繁重的工作量,可操作性相对较弱。
(五)“企业自愿协议”方案。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_碳0排0放^交-易=网 ta n pa i fa ng . co m
该方案能够遴选出碳排放管理最好的企业并发现企业现有的优良做法,同时,企业提供的数据也相对值得信赖,然而本方法由于不具有强制性,在企业节能减碳意识薄弱、政策激励不到位的情况下,无法成为统计总量的主流方法。
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 t a npai fa ng.com
该方法是建立碳排放交易初期可以考虑采取的方法,在缺乏温室气体统计、监测和考核体系以及信用体系不健全的情况下,可以基于企业的社会责任、营销策略而由企业自动申报温室气体排放量。这种方法不能应用于全国范围内的温室气体总量设置。该方案只能作为补充方案,企业没有将环境成本内部化的动力,该方案自然也无法成为核算碳排放总量的方法。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tan pai fang. com
(备注:《中国碳交易市场机制建设》全书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长李佐军主编,本章由王海芹撰写) 禸嫆@唻洎:狆國湠棑倣茭昜蛧 τāńpāīfāńɡ.cōm
【版权声明】本网为公益类网站,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均已署名来源和作者,仅供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之用,如有侵权请权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将立即做删除处理(QQ:51999076)。